审谛

爱造句 3年前 (2022-09-17) 新词造句 128 0

审谛:shěn dì 基本解释:[look at carefully] 仔细地看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详细解释:亦作“ 审諟 ”。1.慎密。《尚书大传》卷五:“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諦也。”2. 详备,周备。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五帝禪於亭亭之山,亭亭者,制度审諟,道德著明也。”3. 精当;确当。 宋 陆游 《南唐书·徐锴传》:“少精小学,故所讎书尤审諦。”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用字审諦,则文章精确,於属文有益。”4. 仔细考察或观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寝庙游衣冠》:“ 陆机 作文以讥切之,但知搜剔其过,不復审諦其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諦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蔡元培 《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就教育家之眼光审諦小説,固必取隐恶扬善之意。”★◎ 审谛 shěndì[look at carefully] 仔细地看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1、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

2、《参同契》卷下:“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

3、凝眸审谛,则陈明允也。

4、佛告除盖障菩萨言,善男子彼观自在菩萨,从大阿鼻地狱出已,复入饿鬼大城,其中有无数百千饿鬼口出火焰,烧燃面目形体枯瘦,头发蓬乱身毛皆竖,腹大如山其咽如针,是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往诣饿鬼大城,其城炽燃业火悉灭变成清凉,时有守门鬼将执热铁棒,丑形巨质两眼深赤,发起慈心,我今不能守护如是恶业之地,是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起大悲心于十指端各各出河,又于足指亦各出河,一一毛孔皆出大河,是诸饿鬼饮其中水,饮是水时咽喉宽大身相圆满,复得种种上味饮食悉皆饱满,此诸饿鬼既获如是利益安乐,各各心中审谛思惟,南赡部洲人何故,常受清凉安隐快乐,其中或有善能常行恭敬孝养父母者,或有善能惠施遵奉善知识者,或有聪慧明达常好大乘者,或有善能行八圣道者,或有善能击法犍稚者,或有善能修破坏僧伽蓝者,或有善能修故佛塔者,或有善能修破损塔相轮者,或有善能供养尊重法师者,或有善能见如来经行处者,或有善能见菩萨经行处者,或有善能见辟支佛经行处者,或有善能见阿罗汉经行处者,作是思惟,南赡部洲有如是等修行之事,是时此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自然出微妙声,是诸饿鬼得闻其声,所执身见虽如山峰及诸烦恼,金刚智杵破坏无余,便得往生极乐世界,皆为菩萨名随意口,是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救斯苦已,又往他方诸世界中救度有情。

5、《阅微草堂笔记》有载“宋代有神臂弓,实巨弩也,立于地而踏其机,可三百步外贯铁甲.亦曰克敌弓,洪容斋试词科,有《克敌弓铭》是也.宋军拒金,多倚此为器.军法不得遗失一具,或败不能携,则宁碎之,防敌得其机轮仿制也.元世祖灭宋,得其式,曾用以制胜.至明乃不得其传,惟《永乐大典》尚全载其图说.然其机轮一事一图,但有短长宽窄之度与其牝牡凸凹之形,无一全图.余与邹念乔侍郎穷数日之力,审谛逗合,讫无端绪.余欲钩摹其样,使西洋人料理之.先师刘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术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国谓之东来法.今从学算,反秘密不肯尽言.此弩既相传利器,安知不阴图以去,而以不解谢我乎《永乐大典》贮在翰苑,未必后来无解者,何必求之于异国‘余与念乔乃止.‘维此老成,瞻言百里‘.信乎所见者大也.”通过此文,我们可以明白神臂弓可能运用了类似机轮齿轮之类的零件。

6、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

7、树下禅定,审谛思惟了七天七日夜。

8、仪容隐约,不敢审谛。

9、审谛谭思,贯微达幽,民命系。

10、共往视鹑,审谛之曰:“此似英物。

11、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丽尤绝。

12、于是又振作起来,到尼弹连河洗了澡,重新进食,在一棵菩提树下禅定,审谛思惟了七天七日夜。

image.png

13、审谛之,日:“此似英物。

14、孔颖达疏:“言安谛,谓行步安舒而审谛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