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寒:pō h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泼寒胡戏 ”。
1、为什么唐代中原内地的“泼水节”??“泼寒胡戏”没能流传下来?
2、来自西域高昌国(今吐鲁番一带)“浑脱舞”,即“泼寒胡戏”,头戴油毡帽,高昌语称为“苏幕遮”。
3、张说为投中宗喜欢“泼寒胡戏”所好,作“苏莫遮”歌辞五首,每首辞后附和声“亿万岁。
4、不过“泼寒胡戏”是在十一月的寒冬季节进行。
5、被保留下来,唐代宫廷的泼寒胡戏,突出了“献忠祝寿,永庆万年”“夷邦归顺”的政治说教和玩耍气氛,把民俗内容,西域生活内涵完全抹掉。
6、唐代,在西域乐舞大量传入内地的同时,一种叫“泼寒胡戏”,又叫“泼胡气寒”的西域风俗性歌舞游乐活动也传了进来。
7、原诗注说:“泼寒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
8、慧琳和尚的记述,似乎是《泼寒胡戏》的原状,带面具而舞,驱恶压邪,通过姿态和手势之类的语言,在自我装饰和自我表现的活动中,是带有“交感巫术”痕迹的游戏活动与祈求驱瘟降福的目的。
9、自则天末年,季冬为泼寒胡戏,中宗尝御楼以观之。
10、十二月丁未,作泼寒胡戏。
11、己丑,幸洛城南门,观泼寒胡戏。
12、己丑,御洛城南门楼观泼寒胡戏。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