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树:fósh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相传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得微妙法,成最正觉。”★木名。菩提树之异名。释迦牟尼於此树下得正觉。《无量寿经·卷上》:「始在佛树,力降魔。」
1、’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
2、按照僧侣对这些寺院栽培植物所作的解释,栽培这些植物于佛寺寺院之中包含三种不同的类别和目的,一是佛教礼仪植物,如贝叶棕、菩提树、高榕树等都是“佛树”,只能种于佛寺内及近旁;二是果树,如椰子、菠萝蜜、牛心果、绣球果等;三是观赏绿化环境植物,如鸡蛋花、睡莲、文珠兰、蜘蛛兰等。
3、至在佛树明星出时。
5、大彻大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佛树。
6、榕树的很多种类具有板根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绞杀现象,景观奇特雄伟,反映了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而一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
7、据大日经疏卷四载,曼荼罗有种种意义:自轮圆具足之意而言,诸尊如轮般环绕于普门之大日如来四周,协助大日,使众生趣入普门;自发生之意而言,能养育佛种,而生佛树王(佛果);又由梵语man!d!a乃精制牛乳为醍醐之意,故曼荼罗表佛果之醇净融妙,有极无比味、无过上味之意。
8、每根束柱上的墩子上都放射出好几个券,仿佛树木的分枝,形成了生机盎然的向上的动势。
9、自佛树西荫,觉影东临,汉、魏?为滥觞,符、姚盛其风彩,自是名僧间出,贤达连镳,慧日长悬,法轮恒驭。
10、所以七叶树是佛树、庭院树。
11、仿佛树叶的绿都要被冲刷成天空一样的灰白。
12、相传,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
13、●标志外形轮廓是一片孔雀羽毛,代表美丽的百鸟之王?孔雀,它是佛经中的神鸟和佛的化身,象征勇敢、善良、吉祥与和平;标志内部空间轮廓是一片菩提树叶,代表神圣的树中之王??菩提树,它是佛主释迦牟尼静修得道的佛树,是印度宗教的一种圣树,象征永恒不灭的真理、智慧、灵性与高尚;标志核心构图为一抽象的眼睛,是宗教“五眼”之一的天眼的写照,它是天人报得或人经过修炼而得的神眼,象征灵性、敏锐与洞悉。
14、闻而叹曰:慧日已隐,唯余佛树。
15、所以又称觉树、佛树。
16、’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
17、《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18、佛像与安阳万佛沟石窟造像;唐时杨惠之的塑像传神,凡此皆为后世塑佛树立良好规范。
19、一名被称为“树人”的男子四肢仿佛树干一样长有树枝和树根状的肉瘤。
20、花片全部舒展开,连尖部也微微向下拱,仿佛树枝上挤满了起舞的小姑娘,那轻盈的身姿真是楚楚动人。
21、佛堂右侧是三棵时间久远、高大青翠、迎风摇曳的“佛树”一一罗汉松。
22、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的四肢仿佛树干一样长有树枝和树根状的肉瘤,故被称为“印尼树人”。
23、登上恍若云梯的重重叠叠的石阶,如置身云端,轻雾淡云,或飘浮,或停驻,仿佛树木岩石会移动,寺宇亭台似乎与云同行,人行其中,飘飘欲仙。
24、佛国品》:“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25、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滴精血,秦天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和那树苗之间产生了联系,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仿佛树苗成为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甚至能够感受到树苗正在孕育着生命,秦天知道那生命不是其他东西,正是附属宇宙,心中一阵欣喜。
26、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有云豹、毛冠鹿、苏门羚、猴面鹰;天台鹅耳枥,浙江七子花、樱果朴、进化型古茶树、华顶杜鹃等,更有漫山千年佛树??云锦杜鹃、佛茶仙茗??华顶云雾茶等为世所珍。坐上游艇,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每当就要“船到尽头欲问津”时,猛然发现峡谷深渊,别有洞天,循山绕水复又豁然开朗,微风拂过,波光粼粼,仿佛树在湖中摇,云在水中流,山在波中晃,真可谓“观音千顷动,小悟万峰开”。
27、南勘河:发源于三宝山脉中段的水塘村,亦自西北流经硝塘坝,在佛树坝汇入赛米河。
28、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大支坪村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镇支家口村湖北省随州随县三里岗镇古庙村、尚店村、车佛树、万家坪树、周家湾树等。
29、而下一个瞬间,她和少年突然冲天而起,蹿上参天的树冠,无数的积雪纷扬中,她和少年凌空而立,树冠上的无数积雪突然变成交错的巨大冰刺,密密麻麻的朝【铜雀】缠绕而去,虽然无法刺进它铜墙铁壁般坚硬的身体,却将它活活困在了树木之间,仿佛树冠上瞬间建造出了一个冰雪的鸟巢,它被困在里面。
30、《仿佛树上流淌的阳光》、《雨天里的事情》、《夜晚的情节》等。些种类被当地民族视为神(龙)树和佛树,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
31、(杂语)菩提树也,佛成佛于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
32、游五台山时,亲眼目睹树顶呈现神灯,后人将这颗松树尊为“佛树”。
33、七叶树、娑罗树和菩提树都是佛树,都是活文物,但是多数人总将这三种树混同,这是非常不对的。
34、即将亡子卧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应苏。
35、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故以发生为称。
36、森林里眼前没有茂密的大树,也许遭人砍伐了,老精灵潘背靠三株歪斜的小白桦,稀疏的沼泽地被灌木丛阻隔了视线,一弯半圆的下弦月仿佛树间结的果实,像一只切掉一半的橄榄形的柠檬。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