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泮

爱造句 3年前 (2022-09-09) 经典造句 146 0

游泮:yóup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明清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者就读于学宫,称游泮。泮即泮宫,原为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之名。宋后州县皆置,仍沿用此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於学使,逾年游泮。”古代学宫前有泮水,故称学宫为泮宫。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戴大宾对》:“戴大宾八岁游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怙同师,勤身鋭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妇据其貲,延师教子,竟得游泮。”★明清科举时,通过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称为「游泮」。《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1、传孔子常带群弟子“游泮”。

2、明、清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因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

3、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十六岁在梁山“游泮。

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怙同师,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5、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重游泮水。

6、是年游泮,翁谢仪十金,耿受盒返金。

7、这样的集会并非最后一次,三年以后,即民国二十年(1931)春,他们又为蔡玉芙举行了“重游泮水”宴会。

8、他6、7岁就诵读经书,14岁以汝宁府试第二游泮。后来考取了秀才游泮池还愿,被称为“入泮”。

9、这是清人袁枚描写自己考中秀才时的情景,笔调颇为传神,诗的题目是《重游泮宫》。

10、光绪十六年(1890)重游泮水。

11、是岁,改籍游泮,再入秋闱,遂冠南省,中式第一人。

12、韶龄游泮,同郡沈文肃奇其才,妻以兄之子。

13、思我祖始自蒲州三才庄后迁于陕西安府长安二龙庄后迁江西吉安府太平县鹅掌大丘改为鲜家村迨后蜀司空鲜思明刘氏明之后鲜善才中副榜配刘氏生五子存仁存义存礼存智存信我信祖仍居鲜家村配朱氏生四子天福天禄天祯天祥朱氏殁后娶张氏生二子天申天赐张氏殁后又娶赵氏生一子天佑我祖天祥仍居鲜家村娶唐氏生四子道清道明道淳道太我太祖仍居鲜家村娶扈氏生四子传诗传书传礼传易我祖传礼住鲜家村配刘氏生二子家麟家凤我凤祖迁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娶甄氏生字效先娶覃氏生一子祖德娶宁氏生一子能才姜氏双老向善生七子良道良德良朋良友良举良贤良儒长文举次拔贡三文士四禀生六武士我祖良举住麻城县孝感乡娶刘氏生一子世德点翰林生三子为栋为柱为梁我栋祖生万福福生二子鲜冕祖鲜明朝举人授文林郎鲜玺祖进士授中宪大夫下居南川县鲜家坪生子玉迟迟生徙恺恺生启登启良启印启华启荣登祖龚氏生二子长仕宏号鹏化住鲜家坪次仕翼号?化后迁土门坝抱一子名栋化启良刘氏生四子仕唐仕宋仕元仕明又张氏生二子仕汉仕晋启印生二子仕尧仕舜启荣张氏住正安鲜家岩五房弟兄因张献忠洗蜀入川贼至遵义幸有高岩老祖显化贼退?鹏二祖游泮住鲜家坪仕尧仕舜迁巴县石桥铺尧祖亦游泮启荣三子印魁印斗印举五房启华生二子应科应甲启良祖携汉晋迁石桥铺我祖仕唐迁湄潭县鲜家坪仕宋祖迁印江县鲜家碥仕元祖迁龙泉县鲜家坝仕明祖迁贵阳鲜家山我祖仕唐后迁龙游关受名鲜家堡娶刘氏生子相举相贤相才相品不知生子几人察得国贤国才国志国太国栋共迁遵邑我祖国贤生吉祖伟祖仁祖如吉祖遵邑米田水生天章天贵天恩后迁三江天贵天章坟在三江贵祖生炯祖敏祖如炯祖迁转庙圹溪阳土村生子维伦维美维德维学维仲维钢我伦祖生朝雄朝柱朝佐朝汉总之由夏商至本朝代远年湮??难以尽述大约以俾前有传后有可考不忘木本水源之意云耳令将朝柱祖以列代数。

14、文英以十四游泮,而鼎甲争先。

15、《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连镳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匪异人任,惟两孙子。

16、以作为曾考中生员(秀才)而享高寿的庆典,谓之重游泮水。

17、林芳菲是电大毕业生,因丈夫有外遇而呼毒。杜林芳生前,适逢重游泮水和重逢花烛喜庆。

18、宋韬童龄游泮,屡忧文弱,乃投笔从戎,肄业于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

19、十一岁随任德州,入场面试,督学使者大奇之,遂游泮,后改入本庠。

20、幼年游泮,翌年补禀,后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今湖南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21、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戴大宾对》:“戴大宾八岁游泮。

22、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泮”。

image.png

23、士人入学曰游泮,又曰采芹;士人登科曰释褐,又曰得隽。

24、倪士奇自幼习儒,曾游泮宫。

25、工诗文,尚气节,髫年游泮,崇祯癸酉(1633)下诏举岩穴之士,时雍与之,然终不遇,久留北京,因寄馆于顺天丞戴澳家,澳因事被劾,拉时雍以为证,下狱,卒于狱中。

26、据《鳌城志略》称:“游、刘各出千人丁,渔船、商船逾400只,岁得海利二十万,韶华甲宇莆之东南,嗣是人文蔚起,相继登甲者彬彬,举乡科者济济,游国学、列明经者拔茅而汇进,而崇祯间游泮水者计七十余人,其集织并武弁毕加总兵官衔者指不胜屈。

27、曾游泮水,远近名扬。

28、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29、入学满六十年称“重游泮水”,为曾充秀才而享高寿者的庆典。

30、学习武艺,早游泮池。

3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妇据其赀,延师教子,竟得游泮。

32、年七十二重游泮宫,至八十余卒。

33、著有《闻妙香斋诗存》、《稀龄唱和集》、《重游泮水唱和集》及手迹《庐近墨》。

34、光绪十八年重游泮水。

35、年余游泮,才名籍甚。

36、严君游泮沼,伯父继缥缃。

37、开笔礼仪式,是以泉州府文庙致赠台湾府文庙“开笔石”,引泮池之水为墨开笔书写后,由“开笔官”进行开笔仪式,共分为整肃衣冠、周游泮池、拭手净脸、叩拜孔子、敬谒文昌、朱砂启智、敲响智钟和开笔描红。

38、敬胜公到十八岁时,即游泮屡试屡优,选入廪庠执掌教鞭。

39、明清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者就读于学宫,称游泮。

40、儿长,绝肖父,尤慧,十四游泮。

41、据史书记载,明清时生员考取秀才,由老师领着绕池一周,名为“游泮”,是为仪式,亦显荣耀。

42、民国20年重游泮水。

43、叶生》:“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於学使,逾年游泮。

44、大伯父黄桂芬(1852~1919),字继林,游泮秀才;三伯父黄继体、四伯父黄继云也均是太学生。

45、光绪初重游泮水,年八十余卒。

46、杜林芳生前,适逢重游泮水和重逢花烛喜庆。

47、细柳》:“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48、大伯父黄桂芬(1852~1919),字继林,游泮秀才;三伯父黄继体、四伯父黄继云也均是太学生。所谓“重游泮水”,即考中秀才后六十年,依例可以参加这一年新考取的秀才们的入学宴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