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

爱造句 3年前 (2022-09-05) 新词造句 238 0

六言诗:liùyán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每句六字的古体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诗。皆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至唐六言诗有古体、律体之分。六言诗体以格调苍劲、浑朴为佳,但不甚流行。参阅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六言诗》、清赵翼《陔馀丛考·六言诗》。★一种六字一句的诗体。相传始于汉司农谷永,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魏、晋南北朝间,曹植、陆机等间有所作。至唐,六言诗有律诗、三韵、绝句之分。其以格调苍劲为主,但不甚流行。见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六言诗》。

1、《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2、论及六言诗之难工,作品古今独少,耐人寻味。

3、如常州考察后所得六言诗:“龙城三月飞烟,杏雨桃花气甜。9)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本(贵593)现仅存卷19~28共10卷。

4、陆机有两首歌行体六言诗。

5、陈勋《蟠桃坞见小鬟》六言诗:“仙路十洲三岛,蟠桃一熟千龄。

6、这一变化是六言诗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有

7、其次是以昆仑山为中心的天下五岳、十山,再次为十洲三岛。”陈勋《蟠桃坞见小鬟》六言诗:“仙路十洲三岛,蟠桃一熟千龄。

8、六言诗发展到建安时期,逐渐趋于成熟。

9、六言诗的音节比较单调、板滞、舒缓

10、也兼并了四言、六言诗歌。

11、最后也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微之从远方带来的赠诗。

image.png

12、到了两宋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摹景物的常

13、119、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14、从《诗经》中偶尔可见的六言散句,到《楚辞》中六言连句的频繁出现,再到两汉乐府较少使用虚词的六言句,最后到梁鸿的《五噫歌》、《适吴诗》和东汉文人抒情小赋中出现的六字句段落,可以清楚地看出六言诗发展演变的轨迹。

15、的三首六言诗。

16、长沙铜官窑的诗多是五言诗,只有少许七言诗,六言诗则少之又少。

image.png

17、如果独立出来,就是颇为严整的六言诗。

18、唐代六言各体的成熟与定型,为六言诗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南朝宋谢晦的《悲人道》是六言诗歌发展史上惟一的长篇六言古风。

19、六言诗:诚意笃仁居心,意笃仁居心正;笃仁居心正明,居心正明明德。

20、所作《村居》、《庵居》六言诗300首为世人传诵。

21、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22、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不太流行。

23、元明清六言诗创作上归于消沉理论上开始把握到了六言诗体的特点。

24、庾阐和湛方生皆有六言诗行世。

25、王同的六言诗刻:“龙洞良宵月照,黄华满地秋香。

26、任?云:“六言诗始於谷永。

27、《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前溪淡淡日落,后山霭霭云归。

28、唐代六言诗虽不五、七言那么普及和繁荣,但也不是绝无仅有。

29、六言诗及其格律同上1988,4。

30、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

31、在五言绝句中,六言诗句的静态的意象展开为故事和情感的流动过程。

32、宋代以后,六言诗成为文人雅士抒情言志、描景绘形的常用诗体。

33、黄氏看重王维六言诗的诗法固然与“因难见巧”的思路有关,然而其中也应包含着对其绘画美和建筑美的认识

34、六言诗在文人中也曾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因其与歌曲脱节,难以驾驭,始终未能成为诗歌的主流

35、各卷内容及收录数量如下:卷一至卷二乐府诗250首;卷三乐府杂拟31首,杂歌谣17首,四言古诗70首;卷四至卷七五言古诗263首;卷八至卷九七言古诗110首;卷十至卷十七五言律诗971首;卷十八至卷十九五言排律诗93首;卷二十至卷二十二七言律诗270首;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九七言律诗626首,七言排律诗5首;卷三十五五言绝句189首,六言诗31首;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七言绝句400首;卷三十四碑文4篇,墓志铭3篇;卷三十五至卷三十六墓志铭14篇;卷三十七明表6篇;卷三十八至卷四十四序81篇,传8篇;卷四十五传1篇,记9篇;卷四十六记4篇,行状2篇,诔2篇;卷四十七哀辞5篇,祭文17篇;卷四十八杂文4篇,像赞4首,告文5篇,题跋10篇;卷四十九至卷五十三书193通;卷五十四书14通,奏记3篇。

36、唐代以后,六言诗创作有渐趋兴盛之势。

37、清人赵翼论六言诗缘起,亦袭挚虞之说。

38、而且可以标点为可以回文的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各一首。

39、等都有六言诗传留下来。

40、孔融之后,曹丕、曹植兄弟皆有六言诗传世。

41、中的六言诗作过统计,共有七十五首,这个数字肯定不够准确。

42、唐韩?《六言诗》之二:“红袖不乾谁会,揉损联娟淡眉。

43、等,在六言诗的创作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4、六言散句的基础上,写出了较完整的六言诗。

45、以摩诘六言诗方得其法,乃真知摩诘者。

46、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

47、书中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如对律古风的看法、入声作平的探索、六言诗的发掘与五言排律的推重等等

48、他说:“六言诗,任*2云始自汉谷永,然今不传。

49、以“以人为本、以研促教、以法治校”为办学思想,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做真人崇善树德志趣存高远,求真知尚行思辨学业图精深”为培养目标,以“敬业乐群,博习通达”为校训,以“树立质量意识,启动园丁工程,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规范学校管理,突出学校特色”为学校工作目标,以“占领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为办学特色。《西河合集?文集》:《诰词一卷》、《颂一卷》、《主客辞二卷》、《奏疏一卷》、《议四卷》、《揭子一卷》、《札子二卷》、《馆拟判一卷》、《书八卷》、《牍一卷》、《笺一卷》、《序三十四卷》、《引一卷弁首一卷》、《题一卷题词一卷题端一卷》、《跋一卷》、《书后一卷》、《碑记十一卷》、《传十一卷》、《王文成传本二卷》、《墓碑铭二卷》、《墓表五卷》、《墓志铭十六卷》、《神道碑铭二卷》、《塔志铭二卷》、《事状四卷》、《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易斋冯公年谱一卷》、《记事一卷》、《集课记一卷》、《说一卷》、《录一卷》、《制科杂录一卷》、《后观石录一卷》、《越语肯綮录一卷》、《何御史孝子祠主复位录一卷》、《湘湖水利志三卷》、《萧山县志刊误三卷》、《杭志三诘三误辨一卷》、《天问补注一卷》、《馆课拟文一卷》、《折客辨学文一卷》、《答三辨文一卷》、《释二辨文一卷》、《辨圣学非道学文一卷》、《辨忠臣不徒死文一卷》、《古礼今律无继嗣文一卷》、《古今无庆生日文一卷》、《禁室女守志殉死文一卷》、《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武宗外纪一卷》、《后鉴录七卷》、《蛮司合志十五卷》、《韵学要指十一卷(古今通韵括略)》、《赋一卷》、《九怀词一卷》、《诛文一卷》、《诗话八卷》、《词话二卷》、《填词六卷》、《拟连厢词一卷》、《二韵三卷(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八卷》、《排律六卷》、《七言古诗十三卷》、《五言律诗六卷》、《七言律诗十卷》、《七言排律一卷》、《五言格诗五卷》、《五言三韵律一卷七言三韵律一卷六言诗一卷》。

50、这些选本的出现,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促进了六言诗的发展。

51、在艺术技巧方面,陆机的六言诗已经注意到对仗,如“鸣鸠拂羽相寻,仓庚喈喈弄音”(《董逃行》),“骏马陟原风驰,轻舟泛川雷迈”(《上留田行》),对仗颇工,为六言诗向近体诗发展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