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qǐ méng 基本解释:(1) [impart rudimentary knowledge to beginners;initiate]∶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启蒙工作(2) [instruct very young]∶教小孩(如幼儿园和初级小学)启蒙教育(3) [enlighten]∶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详细解释:同“啟蒙”。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四哥是 珊裳 思想上的一个启矇大师,她常常和他谈她所想的种种。”参见“ 启蒙 ”。1.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2. 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 橙 曰 陶 ,丈为启蒙,设皋比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前尽管作了许多政治鼓动,并且作了一些启蒙工作,但是因为内容过于简单,同时也没有在理论上作详细的说明,以致未能攻破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 启蒙 qǐméng(1) [impart rudimentary knowledge to beginners;initiate]∶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启蒙工作(2) [instruct very young]∶教小孩(如幼儿园和初级小学)启蒙教育(3) [enlighten]∶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启蒙」一词历史学家用以描述十八世纪之思潮与生活,通常指十八世纪盛行于英、德及义大利各地之激进哲学体系。其思想特色为强调理性与经验的检证,反对教会和国家的压制。但是经过不同的论辩,对于理性的主张却各不相同。其发展虽源于哲学,却扩及宗教、政治、道德、科学甚至美学各领域,其影响渗入生活各方面。 孕育启蒙运动的十七世纪可称为知识背景转变的关键期。十七世纪早期,沿续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传统,将〔圣经〕及古典文学视为文化的无上权威。但是随着许多新知识及新经验的发现,带来许多的反省,也使得权威逐渐动摇。 笛卡尔(R. Descartes, 1596~1650)在他那本革命性的〔方法论〕中,表明唯有自我才是认识真理的基点,自我的理性必须遵循严格的数学方法才能正确而清楚的认识真实性的东西。这种论点带动了数学的发展,为追求真理找到一条似乎不会出错的途径,天文学家发展新理论时所依据的即是数学,而斯宾诺沙(B. Spinoza, 1632~1677)的〔伦理学〕也完全从定义、公设、命题方式推演出来;培根(F. Bacon, 1561~1626)则提出了「实验及归纳」的方法来找寻真理;伽利略(G. Galileo, 1564~1642)进一步阐发十五世纪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的「太阳中心说」;牛顿(I. Newton, 1642~1727)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等等,这种种发现一层层揭露了自然界的秩序。对这些人而言,理性在科学上的运用同时显示了上帝无比精美的创造大能;但是不可否认的,其以理性和形式逻辑为基础去找寻宇宙真理的想法,不论发生在任何社会中,都同样能够找着上帝存在的「证明」。因此,这些信仰的追寻者也为后继者敞开了另一道否定上帝的门户,而对各领域产生影响。 除了科学方法及定律的发现影响启蒙运动的产生之外,对传统基督信仰而言,比科学更直接、更基本的挑战是:当欧洲人从航海、对外贸易、传教等方式对外接触时,渐渐放宽眼界,从整个世界(异教的)观点来审视基督文明,对基督信仰的独一性、人类原罪观等想法,也不断进行反省,希望能跳脱既有宗教权威的束缚,重新进行对信仰的思考。因而在教徒之中意见纷纭,造成知识权威的式微。 众说纷纭不仅发生在宗教领域内,在各种领域同样也有激烈的争论。在历史学上,休姆(D. Hume, 1711~1776)及伏尔泰(F.M.A. de Voltaire, 1694~1778)等人主张谨慎考证,将史料收集扩展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方面,排除上帝在历史中的带领,不以上帝的话语为定论来评价过去。而西蒙(Piere Simon)甚至设法证明〔旧约圣经〕重写数次,也影响了世俗历史对许多古老传说的否定;至于道德学,可说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伏尔泰及多数英国道德学家虽然仍赞同上帝为道德价值的最终保证人,但是他们却倾向功利主义的作法将道德标准建立在幸福快乐的要求上。而许多文学家、戏剧家则逐渐强调人类潜在性的邪恶,欲透过侵略、支配、权力、威望而达到自我肯定;而在政治学方面,各类学者据其对人性的看法,宣扬原始主义、无政府主义、集体主义、开明专制等不同观点。当时有少数原始主义者希望社会需求能符合自然需求;而其他的乌托邦理想主义者则欲透过极权统治、思想控制及个人改造来达成一无竞争的集体主义社会。卢梭(J.J. Rousseau, 1712~1778)也特别为此设计一套行为控制的教育技巧,包括检查督导、教育、侦探、告发、感动等方式,使人社会化,将自身献身给大众,以终止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然而大多数学者如孟德斯鸠(C. de Montesquieu, 1689~1755)、伏尔泰等人则仍旧偏爱个人自由与代议政府。 理性打倒传统信仰之后,许多启蒙运动者乐观地相信藉由理性的阐扬,科学将无止境地向前迈进,为人类带来无限的福祉;而人性虽不能改变,但是透过良好的政治及教育,将可达成一个更美好、有计画并且更合理的社会。启蒙运动就凭着一股信奉理性的积极精神,为自然科学、道德、政治、宗教及美学各领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 但是信奉「进步」的启蒙精神却也遭到不少质疑。例如十八世纪的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即对启蒙运动的根本原理及推论提出责难,他寻求知识及美学的新架构,特别排斥启蒙运动中功利主义者的道德,而主张良心绝对无条件的道德律;及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降,启蒙精神遭受更多的批判,尤以社会批判理论学者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5~1973)及阿多诺(T. Adorno, 1903~1969)等人的攻击最烈。他们认为启蒙虽然一直以消除神话为职志,欲以知识代替想像,带来世界的清醒。但是其以主观的、工具的意识来理解理性,企图统一科学结构、预测并掌控世界的作法,却突显了理性的矛盾。在历史中所谓的「进步」,反倒使人对自然形成野蛮的宰制。 启蒙精神的发展及其反动,在教育学上方可见其端倪:教育学迟到十九世纪才由赫尔巴特(F. Herbart, 1776~1841)所建立。十九世纪末时,沿续启蒙精神的实徵主义主宰整个学术研究,流风所及,教育研究也在此思潮下,企图由一种理论技术型模(Theory-Technic-Model)的研究方式,精准地预测教育现象并且建立如自然科学船严谨而可控制的教育学。然而,学术界也有一股反实徵论的势力不断滋长,严厉地批判实徵导向的教育研究只是肤浅地将现象化约为定理及数字,而忽略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历史性、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的误导、理论与实际的割离等问题,因而失去教育现象整体意义的理解。而这些问题的突破他成为当代教育学方法论所重视探讨的重点。--作者:张淑媚 ★开导初学者学习基础的知识或技能。 【造句】他是我国画的启蒙老师,许多画法和观念都是他传授给我的。 ★开发蒙昧,使明白事理。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一.五伯》:「每辄挫血刃,亦足以袪蔽启蒙矣。」也作「开蒙」。童蒙开始学习受教。《红楼梦.第二回》:「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也作「开蒙」。
1、中国早期启蒙中的乌托邦倾向和近代社会主义
2、荫中幼承母教启蒙,勤学上进。
3、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
4、沈从文人性启蒙的文化心理探幽
5、观其《书易学启蒙後》、《书晦庵所释西铭後》、《跋申请释奠礼》诸篇,悉於师说笃信不疑,宜其一步一趋矣。
6、大部分孩子从学前班启蒙。
7、德国古典美学,从康德开始,经过歌德、席勒、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一方面,继承启蒙主义美学,在认识论范围内要统一感性(英国经验派)和理性(大陆理性派),另一方面,又开辟了以人本学本体论为主导方面的美的探讨。
8、您的启蒙老师或导师是谁?
9、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当转向西方寻找科学理论的时候,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确实给当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10、这所美术学院的创立,是在我国传统绘画积二百年来因袭和衰疲之后,而同时也是我国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澎湃的前夜,新艺术有了萌芽之际。
11、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百科全书派”式的学人。
12、前有毛奇龄著《河图洛书原舛篇》、胡渭著《易图明辨》,皆从根本上否定了朱熹河洛图书,而至梁锡?则大胆点窜补苴朱熹《易学启蒙》,不但增其二篇,又补入“河图序义”、“洛书序义”、“连山遗义”、“归藏遗义”四篇,尽管所补内容多牵合附会(明显有悖于朱熹著《易学启蒙》之宗旨),然朱熹之《易学启蒙》又何尝不是“牵合附会”?
13、泰勒先生接受如下观点:即启蒙运动时期出现的从神权中的解放(透过思考和社团)造就了真实和正统。
14、学校并非知识的仓库,而是启蒙的灯塔。所有儿童的能力不可能相同,因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培育他们的能力。
15、为了启蒙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范紫东在易俗社担任了编辑主任、评议长等职,致力于戏剧创作事业。
16、这些富有启蒙意义的思想,使他们成为晚清法律改革的启蒙者。
17、自小习儒,他的启蒙老师是林天咫(据说林天咫是李贽的后人)。震钧《天咫偶闻》:“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
18、对那些纵情于创作好照片的票友来说,这才是启蒙的道路。
19、在《神的哲学家》中,詹姆斯·汉南驳斥了科学在启蒙时代自发出现的神话,认为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为科学铺平了道路。
20、启蒙与现代主义的产品是一种独特的西方文化,其核心是个人主义、权利与科学。
21、我只是肯定:学者、教授们失去人格的吹捧习惯,助长了某些领导人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这就是文化所起的负面作用。我还记得某某大学一位教授的发言:"良宇上个月所说的这句话,虽然德国启蒙主义哲学家也说过,但更有新意。"。
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3、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
24、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
25、我意启蒙首歌括,眼前道理说明豁。
26、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裹挟之下,经济效益之上的创作主旨横扫着电视市场以及整个社会时,电视纪录片的审美意义与启蒙责任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当代大众文化领军的电视文化景观下,纪录片制作呈现出强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所谓新纪录片运动发轫至今,其文化取向经历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抗、消解与融合的演化历程,纪录片一直在启蒙与娱乐、教化与审美的顾此失彼中彷徨迷惘。
27、理想的启蒙与烛照,意义的叩问与追寻,生命的提升与超越都体现了当代道德教育的审美诉求。
28、自幼学琴,启蒙师承徐多沁教授。
29、作为基层教育的形式之一,唐代的乡里村学担负着教化和启蒙教育两方面的主要职责。
30、谩骂有夷夏之防或有启蒙色彩的史著。以上诸论均是驳斥顾道士《夷夏论》之作。
31、我时常怀念起自己的启蒙老师们,他们捧着知识的种子,掺着他们辛勤的汗水,点点入地,埋藏到了智慧的桑田,从那一刻起,知识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开始萌芽,成长起来
32、欧陆刑罚力度的启蒙
33、当时,西方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盛行人体艺术。
34、拥有这些能力会开启你启蒙的大门,唤醒你的灵魂。
35、维柯的诗学衔接圣经,经荷马史诗,过罗马帝国,汇于启蒙之世,直指现代。
36、而词意庸腐,终不免乡塾学究习气也。童年启蒙于家乡塾学,旋入湖山小学。
37、二百零一个人的启蒙教育能够决定他未来的一生。
38、把对世俗财物的前道德而非不道德欲望转变成灵魂之善的欲望,已经没有必要;需要的只是从蒙昧到启蒙的个人私利的精明转变。
39、乾隆年间,汉人入垦日渐增多,於是在北投街设北投义学,用为汉人子弟启蒙的场所。
40、自幼由父兄启蒙,学习古文诗词;后法乳萧劳、孔凡章、启功、林锴诸大家。
41、课余受父执辈邹涤暄启蒙,学习诗法。
42、舒岳祥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富藏书,自幼启蒙教育较好,生活安定富足,中年步入仕途,因受权臣贾似道排挤,辞官回家。
43、《逻辑思维训练》语言流畅,钩玄提要,适合干作为现代人士的逻辑思维启蒙读物,对参加MBA、MPA、MPAcc、GCT-ME等专业学位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更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高度的学习与训练。
44、母亲是首诗,写满了勤劳、善良、自豪和挂牵;母亲是孩子走路的启蒙老师,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社会道理;母亲是孩子生命的保护伞,保护着孩子在磨砺中闯下去的勇气;母亲是孩儿搏击风雨的靠背,回到母亲身边一切困惑就会得到安慰变得坚强。
45、哥尔多尼是意大利卓越的启蒙主义作家,一生写了1 50多个喜剧,我国观众熟悉的《一仆二主》、《女店主》等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46、【白话】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47、出版有《简笔画入门》、《绘画启蒙》等。
48、受了贝尼的启蒙,韩生坚信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需性和托洛茨基主义纲领的正确性,于是在一九三四年加入美国社工党,信念从始至终不移。
49、我爱妈妈,她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是她,在我遭受挫折时鼓励着我。
50、摘要赵树理是鲁迅启蒙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真正传人。
51、孔约翰依然对启蒙穷追不舍,启蒙痛苦无处诉说,只得偷偷垂泪。
52、但至少她的祈祷儿子是不懂的,因为他还未启蒙;丈夫似乎也没有感应到,因为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过去了,丈夫还是杳无音信。
53、左联”时期的文学运动,它的本质意义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启蒙运动。
54、这些因素包括当前健康状况,分娩年龄,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长短以及启蒙者的文化水平。
55、女性开始言说,特别是开始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言说标志着女性不再只作为启蒙对象,而是作为启蒙者在历史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