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戏:dòngx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系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嘠锦”和“摆古”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有《珠郎娘美》、《山伯英台》等。★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地侗族聚居地区。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演出。基本唱腔吟诵调由嘎锦”(侗族叙事歌)发展而来。剧目有《珠郎娘美》、《美道》、《芒遂》等。
1、经过160多年的风风雨雨,侗戏已传遍广大侗乡。
2、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
3、侗戏鼻祖吴文彩是“千三”后裔,腊洞人氏。
4、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4)演唱侗戏。
5、白天有激烈的对歌比赛,侗戏演出等。
6、设计,观众主要是听侗歌,听侗戏。
8、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17《〈刘知远白兔记〉纵横表里谈》,《艺术百家》1991年第4期。
9、壮戏《宝葫芦》、侗戏《秦娘梅》等获得演出优秀奖。
10、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
11、侗戏,侗族的戏曲剧种。
12、乡有文化站,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13、茅贡乡腊洞村的吴文彩是侗戏的鼻祖。
14、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整个“歌堂坪”完全沉浸在一片愉快、欢乐的气氛之中。
15、如汉族戏曲《二度梅》,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
17、一九九四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戏之乡”。
18、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19、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之前,侗族大歌仍是真正的“曲高和寡”。民族文化有芦笙比赛、芦笙踩堂、月也、侗族大歌、侗戏为主。
20、小广侗戏的伴奏乐器有鼓、锣、钹和京胡等。
21、很多侗寨都有业余侗戏班,代代相传。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22、侗戏、侗歌、哆耶、芦笙舞最受人喜爱。
23、传统剧目约有70余个,其中以《珠郎娘美》《莽子》《秀艮吉妹》、《奶挑甫桃》等最具代表性侗戏唱腔主要有平板“哭调”、“仙腔”、“侗戏大歌”等,过场音乐有“起板”“大过门”、“小过门”等。
24、另外,侗戏的唱词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
26、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27、是侗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海洋,是侗戏的发祥地。
28、从表演风格来看,侗戏的表演比较朴实。
29、因此侗戏中的道白与众不同,一般都带点韵。
30、侗戏的表演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