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疮:gān chu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即下疳。指性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疳疮》:“疳疮统名有三原,欲火未遂溲淋难,房术涂药痛痒紫,光亮赤肿梅毒愆。”
1、治消渴引饮,疳疮流黄水。
2、凡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腹膨之实证,亦可用之。
3、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膨胀之实证,亦可
4、《泉州本草》:治消渴引饮,疳疮流黄水。
5、主治:下注疳疮,蚀臭腐烂,疼痛不可忍者。
6、②治疳疮,坐板疮,脓疱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
7、湿热之邪及毒热之邪伤及肝脉,致使阴部气血失和,出现疳疮。
8、⑥于宝东:《辽金元玉器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治下元玉茎上或阴头上有疳疮,渐至蚀透,久不愈者。
9、《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10、(《吉林中草药》)②治疳疮,坐板疮,脓泡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