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避:yǐn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让路;躲避。《后汉书·章帝纪》:“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新唐书·萧至忠传》:“至忠少与友期诸路,会雨雪,人引避,至忠曰:‘寧有与人期可以失信?’卒友至,乃去。”2.引退;回避。宋欧阳修《乞出第三札子》:“而臣以顾惜国体,既不当更与诲等辩正,便合引避去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汤丞相封庆国公。命下,汤公谓此仁宗赐履之国,自天圣以来无封者,欲请避之。或曰:‘何执中尝封庆国公矣。’汤公曰:‘执中不知引避,此何足为法哉!’卒辞之,改封岐。”★回避、躲开。《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新唐书.卷一二三.萧至忠传》:「至忠少与友期诸路,会雨雪,人引避。」辞官引退以让贤者。宋.欧阳修〈乞出第三劄子〉:「而臣以顾惜国体,既不当更与诲等辩正,便合引避去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或曰:『何执中尝封庆国公矣。』汤公曰:『执中不知引避,此何足为法哉!』」
1、奸臣传上?李林甫》:“故事,宰相皆元功盛德,不务权威,出入骑从简寡,士庶不甚引避。
2、士安以父名?林抗章引避,朝议谓二名不偏讳,不听。
3、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朕
4、公子偶过内宅,遇少女小遗阶下,笑而挑之,公子俯首引避,佯若不见不闻。
5、不务权威,出入骑从简寡,士庶不甚引避。
6、清薛福成《书过善人事》:“嗟夫,方饥民索食汹汹,人以引避为智,相率闭拒,则彼计无复之,势将剽?,一乡被其患。
7、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
8、白昼杀人,官吏引避;视州县若无有,观诏条如等闲”(《青琐高议?王寂传》)。
9、初官大行人,循次当出典乡试,会同官有觊之者,鼎故引避而别衔命。
10、太宗泰始中,为将,在寿阳间击索虏,每以少制多,挺身深入,无所畏惮,虏众值宜兴,皆引避不敢当。
11、宫眷舆辇后扈亦有豹尾,亲王以下皆引避,故称「关防」。
12、王继勋以后族骄恣,凌蔑将帅,人皆引避。
13、《宋史?李孝基传》:“阆中江水啮城几没,郡吏多引避,孝基率其下决水归旁谷,城赖以全。
14、凡有车辆行人过往船艇,自应知工程所在之地,即有类岩墙之下,允而预早引避,切勿自贻伊戚,除由本局监视工程外,合行布告市民人等一体知照,此布。
15、孙传芳怕祸及自身,翌晨即潜赴大连引避。
16、虽然主xml索引避免了在运行时拆分xml二进制大型对象,但是它不会为基于路径表达式的查询提供最好的性能。
17、会宣墨麻,?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
18、【示例】《宋史?奸臣传二?郭药师》:“金使贺天宁节归,送伴使见药师兵,遇之於道,金使为之敛马引避。
19、会宣墨麻,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徽素恭谨,不去位,久而仆。
20、夷简引避久之,诏给扶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