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试

爱造句 2年前 (2022-07-02) 词语造句 156 0

召试:zhào 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晋书·职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 宋 王安石 《建安章君墓志铭》:“ 皇祐 中,近臣言君文章善篆,有旨召试,君辞焉。”《宋史·选举志二》:“ 真宗 景德 二年, 抚州 晏殊 、 大名府 姜盖 始以童子召试诗赋,赐 殊 进士出身, 盖 同学究出身。”《清会典·礼部七·仪制清吏司》:“凡制科曰博学鸿词,奉詔乃举。皇帝巡幸则召试。”★皇帝召见面试。为旧时选拔官吏的方式。《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真宗景德二年,抚州晏殊,大名府姜盖始以童子召试诗赋。」

1、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2、27年(1762)3月,乾隆南巡过淮,程晋芳献赋,召试行在,程作《江汉朝宗赋》四章。

3、景?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4、晁补之被召试京师,除太学正。

5、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

6、就是在天宝时献三大礼赋,玄宗召试文章而授与官职的。

7、召试,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

8、乾隆元年,召试博学鸿词,不遇。

9、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

10、绍兴初召试,除秘书省校书郎。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11、康熙间召试鸿博。

12、绍兴初,大臣荐,召试馆职,不就。参政李光拟除吕广问馆职,桧不许。

13、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

14、召试馆职,杜幼节昌言时政,名动天下。

15、此职先由中书省召试,然后任命。

16、居安乞召试,言:“祖宗时惟进士第一不试,苏轼以高科负重名,英宗欲授馆职,韩琦犹执不从。

17、景?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18、曾自己请求召试《宣明历》,被补为司天监学生。

19、高宗践祚,召试中书舍人。

20、少年时以神章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

21、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22、劝他就职,以大理评事召试,授馆阁校勘、右班殿直改任太常寺太祝。

23、康熙四十四年(一七o五)以诗召试,侍直内廷,出任泾阳县丞。

24、31岁时,清高宗召试诗赋,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唐代科举考试诗赋

25、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

image.png

26、召试馆职,历诋贵戚大臣,直声暴起。

27、时已是1059年(嘉?三年),但所谓“得召”也不过是召试舍人院,苏洵“观朝廷之意,特以其文才词致稍有可嘉,而未必其言之可

28、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真宗嘉之,召试学士院,进两阶。

29、55岁中进士,曾“选陕西朝邑知县,召试诗赋,迁礼郭主事,调吏部。

30、下联典指汉?寿光侯,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汉章帝曾召试其术。

31、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32、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33、十八年,召试博学宏词,命方蔼阅卷,总裁明史。

34、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

35、年十六,仁宗召试便殿,授三班借职。

36、清乾隆初年召试鸿博,授编修。

37、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

38、举贤良方正,召试不应。

39、徽宗崇宁年间召试补官,为大晟乐府制撰。

40、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41、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录取。

42、《中吴纪闻》宋-龚明之:“鹗章交上,改宣德郎。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43、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官正字。

44、景□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45、荐其博雅,康熙召试,命直南书房。

46、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称善。

47、召试,授馆阁校勘。

48、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

49、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50、绍兴初召试,除秘书省校书郎。

51、三年,迁太学录,召试馆职。

52、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53、知制诰除宋初及特许外,需经召试制词后始能任职

54、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55、十三年,上幸阙里,召试,复授编修。

56、召试馆职,不就,晚始得太常丞。

57、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翰林编修,预修明史。

58、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59、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60、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

61、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

image.png

62、高宗绍兴三十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

63、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为尊,北向为卑,都有这种意味。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

64、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65、从前虽有召试之名,而无考校之实,每遇召试新学士日,或有援者,皆预出五题,潜令宿构、无援者即日起草,罕能成功。

66、后召试中书,换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

67、又上书论陕西边事,复召试,不赴,即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