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体

爱造句 3年前 (2022-07-02) 词语造句 136 0

吴体:wút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诗体之一种。语言通俗,取譬浅俚,有江南民歌风味,故称。唐杜甫《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诗流不屑效之。杜公篇什既众,时出变调;凡集中拗律,皆属此体。”宋王观国《学林·大刀》:“古乐府所载,如《藁砧》诗者数篇,其取譬皆浅俚,故撰诗者不显姓名,后人但以古诗称之。江右又谓之风人诗,有‘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之句。围棋者,看子也;烧败袄者,故衣然也。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盖自《雅》《颂》不作,迄於魏晋南北朝以来,浮靡愈甚,始有为此态者;悉取閭阎鄙媟之语,比类而为之。”按今本《鲍参军集》题作“吴歌”。

1、方回《瀛奎律髓?拗字?序》:“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

2、鲍明远诸集中亦有二篇,谓之吴体。

3、在兄弟三人中,只有吴体胖没有后代,惟一的养女吴云霞,在1969年因故去世。

4、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富吴体”的代表作是富嘉谟的《双龙泉颂》、《千(虫蜀)谷颂》和吴少微的《崇福寺钟铭》。

5、唐陆龟蒙《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诗:“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6、邝建行,《吴体源于民歌说新议》:对郭氏观点提出了商榷。

7、其成名者如:杨士文、吴体泮、魏士可、朱继增等。宋人称吴体为拗体,其实这两个名词的意义并不一样。

8、“富吴体”的出现标志着唐代古文运动正式兴起,并对其后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9、文章继承了先秦、西汉散文的写作特色,文字上简淡清新、朴质幽雅,毫无雕琢和浮华;句式上一反当时的四六文固定格式,用灵活多变的两字句、三字句、五字句,读起来节奏明快,起伏跌宕,语气上浑厚雄迈,气势不凡.显示了吴少微出众的才华和“富吴体”独特的风格。

10、后来,吴体胖跟随一个国民党军队的营级干部当了贴身保镖

11、吴体胖对门人弟子的武德教育要求很严。

12、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13、吴体”,是当时流行的用方言写的民歌。

14、但我们知道梁山的实际领导体制是宋吴体制。

15、陆龟蒙等都有一些表明“吴体”的诗作

16、对这十五种体式,任二北在《散曲概论》中又做了两种分类,以为黄冠体、承安体、玉堂体、草堂体、楚江体、香奁体、骚人体、俳优体等8种属于题材内容方面的区别,其余7种则属于文章派别方面的区别,并从这7种之中选取“丹丘体”之“豪放”、“江东体”之“端谨”、“东吴体”之“清丽”三种,而以此把元散曲分为三派。

17、闻讯赶到台湾拜吴体胖、张武臣为师的中外武术爱好者络绎不绝

18、富嘉谟和吴少微的文章,始以经术为本,崇雅黜浮,渐趋雄迈,名重一时,人争效之,号“富吴体”,一称“吴富体”。

19、朱权《太和正音谱》云:“东吴体,清丽华巧,浮而且艳。

20、富吴体”做为唐代古文运动创作实践上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开唐代古文运动之端绪。

21、见《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曹吴体法》。

22、张武臣在菏泽探亲期间,向人们介绍了吴体胖在台湾期间的一些活动。

23、由于吴体胖的反击速度过快,在场的人根本没有看清到底怎么回事

24、出生于动乱年代,吴体胖一家非常贫寒,他一直没上过学。

25、被吴体胖击败后,李道三灰溜溜地回到东京。

26、所谓吴体,是指这一种拗体。

27、黄庭坚作诗尊杜甫,喜为拗律,有不少吴体之作,如《二月丁卯喜雨吴体为北门留守文潞公作》(熙宁九年)、《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驿马就舟见过三首》(熙宁十年)、《题落星寺》(元丰三年)、《赠郑交》(元丰六年)、《寄黄几复》(元丰八年)等。

28、随即一个箭步扑向吴体胖,右手一记勾拳击向吴体胖下巴。

29、吴体胖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二,其兄吴新广,即吴柏华的爷爷。

30、卷一“论曹吴体法”条:“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31、《愁》这首诗全是拗句,这就是吴体。

32、听说台北市来了一位梅花拳高手,而且同为菏泽老乡,他就辗转找到吴体胖。

33、1952年12月13日,乔路易在几名日本和美国记者的前簇后拥下找到吴体胖。

34、后来,吴体胖开始在鄄城县什集镇王坊村、巨野县龙?镇龙?村等地设场教拳。

35、香港云南省政协委员吴体贤是来宾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36、吴少微《崇福寺钟铭》(全唐文作《唐北京崇福寺铜钟铭并序》)是仅存的“富吴体”代表作。

37、幼时的吴柏华一直跟着吴体胖学习梅花拳,直到现在仍习练不辍。

38、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

39、从此,名声大震的吴体胖开始了在数省设场授拳生涯,间或回到菏泽。

40、师俊伟、吴体龙分获全市文理科状元

41、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出现了富嘉谟、吴少微这样的优秀文才,从而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富吴体”散文文体,使晋阳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发祥地。

42、日籍韩人李道三自恃武功高强,在台北市找到吴体胖过招。

43、其子郝道一自幼从父习武,拜师吴体泮为十四世继承人。

44、随心怪画、吴体诗(无体诗)、吴体联(无体联)、书法题写、手工刀刻等。

45、嘉谟、少微撰写碑文或颂诗,以经典为本,反对浮华的骈体文,使文坛风气为之一变,时人争慕,号称“富吴体”。

46、唐陆龟蒙《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47、属词并以经典为本,文体一变,号为“富吴体”。

48、《杜诗详注》引清黄白山说:“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

image.png

49、他们还有一些名为“吴体”的拗律,造语诘屈

50、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皮陆集中亦有吴体诗,乃当时俚俗为此体耳。嘉谟与少微,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富吴体。

51、吴体的流行与杜甫有密切关系。

52、富吴体”在当时北都晋阳出现决非偶然。

53、说罢右手一个外扣,扣住了吴体胖的右手腕。

image.png

54、吴体胖见招拆招,抖手一甩,将老道摔了出去

55、他们还有一些名为“吴体”的拗律,造语诘屈,用意也在于消闲遣闷。

56、吴四平,原名吴体存,1946年生于陕西

57、唐杜甫《愁》诗题下自注:“强戏为吴体。

58、嘉谟与少微,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富吴体。

59、吴体胖自幼习武,苦练梅花拳,精通多种兵器。

60、吴体七律和正体七律的不同处。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