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攘:chēng rǎ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纷乱貌。《汉书·贾谊传》:“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一:“国朝承 五代 抢攘之后,三馆有书仅万二千卷。”《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抢攘兵戈日不寧,生民涂炭自零星。” 康有为 《割台行成后》诗:“山河已割国抢攘,忧国诸公欲自强。”
1、乙酉兵戈抢攘中,尚杜门染翰。
2、杜甫能知君,故陷贼能自拔,而从明肃於抢攘之中也;李白能知人,故陷贼而有救,以能知郭汾阳於卒伍之中也。
3、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而处于“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的危急之中。
4、室家何抢攘,朝士亦??。
5、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
6、五心烦懑音闷,六脉抢攘,四肢失宁,百节告急,宜诵此经。
7、早则是惊惊恐恐、仓仓卒卒、挨挨挤挤、抢抢攘攘出延秋西路,携着个娇娇滴滴贵妃同去。
8、〔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抢兮,遭世孔疚”。
9、诸姑伯姊,接踵来慰,抢攘间已失女之所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