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29) 新词造句 145 0

赵普:zhàopǔ 基本解释:北宋政治家。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宋初任枢密使、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实行更戍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太宗时因病辞职。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详细解释:北宋政治家。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宋初任枢密使、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选拔各地精兵充禁军,实行更戍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太宗时因病辞职。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张其凡:《赵普评传·陈桥兵变的指挥者》以上资料来源★《如果这是宋史》贰:我的天下我装修★6以上资料来源第一次拜相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年)正月元旦,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策,发动陈桥兵变。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淳化三年(992年)因病辞职。赵普是宋太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建议太祖以废除各将领的兵权,重用文人,以解决五代以来军人及将领跋扈的局面<ref>赵匡胤有一天召赵普问道“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二)</ref>。有当用者,普荐其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赵普生性保守,日益擅权,反对改革呼声,他在坐屏之后,放置两只大瓮,“凡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满即焚于通衢。”<ref>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一</ref>。赵普曾为一新建城门起名为“明德之门”,宋太祖指着门额问他“之”有何用,赵普回答说这是“语气助词”。宋太祖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ref>见《邵氏闻见录》;文莹《湘山野录》则将此事的场景记为“朱雀之门”。</ref>。赵匡胤虽然重用文人,但其实对于文章修辞一向不屑一顾。赵普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回家闭门读书,第二天总能想出办法来。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只看《论语》。临死时对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后人误传,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ref>罗大经:《鹤林玉露》</ref>。赵普任相后,“独断政事,太祖疑其专恣,欲用薛居正、吕余庆为相,普恶其与己同列,但令参知政事”。同年四月,任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赵普与赵光义多有龃龉,他曾秘密上书太祖要警惕赵光义。赵普曾接受吴越王钱镠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开宝六年(973年)六月,雷有邻告赵普庇护政事堂官员受贿作弊,宋太祖大怒。八月,赵普罢相,出为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三城节度使。开宝九年十月,赵光义在宦官王继恩的策应下,夜入皇宫,“烛影斧声|斧声烛影”,宋太祖暴卒。开宝十年三月,赵普自河阳入朝,升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第二次拜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升任太子太保,继迁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编造“金匮之盟”,解决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宋太宗很是感激,召见赵普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升为司徒、梁国公,二次入相。后又迫害秦王赵廷美,秦王府幕僚、小吏6人被斩,秦王最后忧心死。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再次免相。第三次拜相雍熙三年(986年)春,宋太宗伐辽,久未班师,赵普上《谏雍熙北伐》疏力谏收兵息战。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封为太保兼侍中,第三次出任宰相,以吕蒙正副之,“国朝以来三入相者,唯赵普与蒙正焉。”赵普一上任立即处死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淳化元年(990年)请求致仕,遂以宰相兼任西京洛阳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年)春,以“老衰久病”三次上表乞骸骨,太宗只好答应,三月,拜太师,封魏国公。同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阳。太宗闻讯,痛哭涕泣。追封真定王,谥忠献。次年二月,葬于洛阳邙山。评价王夫之在《宋论》卷二《太宗》里专立一节《赵普之奸》说,“唐亡以后,鄙夫以成奸之习气,薰灼天下而不可浣。”。参考书目★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曾祖父是唐朝|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赵普生于蓟州,后唐末年,赵迥举族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又迁至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初任陇州巡官,王勋很看重他,后周显德元年(955年)七月,赵普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事。显德三年(956年),他成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幕僚。赵匡胤破南唐的滁州后赵普任幕府推官。之后宰相范质奏调赵普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死,柴宗训即位,是年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目录

1、央视有几百位主持人,像倪萍、鞠萍、朱军、董卿、海霞、撒贝宁、赵普、李佳明等,他们每天还在央视勤勤恳恳地主持节目。

2、我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由河南省神经外科专家赵普学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同时聘请了多位全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和医学影像诊断专家担任中心的顾问,由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专家组成的伽玛刀治疗研究组,共同致力于伽玛刀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受到了省内外广大患者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3、赵普力主处死冯瓒,太祖免其死罪,削官流放登州(今山东蓬莱)沙门岛。

4、我国北宋时代的名臣赵普就有“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的名言,由此也可见操纵子学说的巨大意义。

5、赵普听了宋太祖试探他的话“欲收太原”之后,沉吟良久然后说,先打太原有害无利,为何不等到先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攻打北汉,到那时“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

6、但当时虽名为副相,却“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实际上只是宰相赵普的助手。

7、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

8、灯花?茫茫然的人群不由齐刷刷地望向高楼,却哪里还有又一个?赵普摇了摇头,径自蹲下身去。

9、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

10、赵普分析道:北汉有契丹为后援,攻之有害无利,即使灭亡了北汉,又要独自承担契丹的强大压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汉,以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灭南方各国,然后再专力北方。

11、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闻名,他是北宋开国功臣,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曾三度为相。

12、赵普疾,昌言为他护理后事。

13、赵普传》:“太祖大怒,促令追班。

14、赵普分析统一大业第一步策动张文表反武平周行逢,赵匡胤要利用‘假途灭虢’之计收荆南,命慕容延钊统帅出征。

15、于是太宗前疑顿释,对赵普说:今才识卿忠。

16、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17、会赵普再入相,宣制之日,德骧方立班,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

18、宋代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的贡献很大。

19、近两年来,笔者从书箧故堆和论文新著中苦心寻觅浮丘伯之来历的片言只语。”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20、赵普又以其人奏,结果太祖大怒,将赵普的奏牍撕裂后扔到地上。

21、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

22、有一个天,赵匡胤有臆见紧急国事,可是文武百官都退潮了于是他亲自到赵普家。

23、由于不满督办对赵普的提拔,在魏世臣的挑拨下,督办的亲外甥孙得胜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处处为难赵普。

24、宋太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但究竟应当从何处入手,他日夜筹思,耗尽心血,于是他雪夜出访赵普(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赵普提出“先南后北、兼弱攻昧”的战略,经过一番军事上周密准备,宋太祖于公元962年开始“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

25、【出处】《宋史?赵普传》:“雷有邻击登闻鼓,讼堂后官胡赞、李可度受赇?法及刘伟伪作摄牒得官。

26、太宗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对赵普这样的太祖旧臣自然心存猜忌,何况两人还曾是政敌呢。

27、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他们多是从小熟读中华经典,长大后才会善用中华经典,治国安邦,正如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标榜过的那样“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28、朱极为忧虑,尤视谅部将赵普胜为眼中钉,乃以利饵赵普胜旧客潜入谅军,离间普胜。

29、赵普,北宋开国名相,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30、赵普看到形势可虑,力主太祖亲征并随同前往。

31、赵普读书并不好高务远,而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从重要的入手,后来官拜宰相后,日理万机,工作忙仍坚持读书,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

32、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

33、赞为枢密院典谒,质因得隶兵房,颇为赵普、曹彬所知。

34、央视有几百位主特人,像倪萍、鞠萍、朱军、董卿、王小丫、海霞、撒贝宁、赵普、李佳明等一大批优秀主持人,他们每天还在央视勤勤恳恳地主持节目。

35、汉代前期一般只设宰相一人,后来发展到多人乃至十几人(唐玄宗时就达17人),员额也越来越不固定;宋太祖因为担心宰相赵普专权,“欲置副贰,以防察之”,还专门设立了参加政事一职。

36、从赵普三次任相中,可以看到赵普善于夤缘附骥于有政治前途者,并不惜牺牲品格去趋奉。

37、宋代著名的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宜赵匡胤夺取天下,并为大宋王朝开创了一个颇为完善的局面。

38、赵普胜原是巢湖水贼,曾归附过朱元璋,后来叛去归徐寿辉。

39、出处《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于右任在民国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开国元老之一,身居要职,尤为关心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40、至于赵普说来世效犬马之力,则完全是政治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