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势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27) 词语造句 80 0

体势:tǐ shì 基本解释:[feature] 形状和气势这种体势的字不利推广●详细解释:亦作“ 体埶 ”。1.形体态势。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天子乃登 属玉 之馆,歷 长杨 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鳧渚,穷岛屿之縈迴,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清 姚鼐 《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 长干 ,围入南城体势残。”2. 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 仲淹 少游文场,尝禀词律……其於句读声病,有今礼部之式焉,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埶。”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四:“所惠 香山老人 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3. 犹情势,形势。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且 契丹 自 石晋 朝有援立之功,时已称帝,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乃欲拟 契丹 之称(帝),究其体势,昭然不同。”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落内朝之职,改为外官,使节制诸将,顿失体势。”4. 犹形状,样子。 明 徐阳辉 《脱囊颖》第四折:“呀,这些时急煎煎体势忙,有甚么漫打商量,他坐观人成败和得丧。”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夫欲物其体势,视若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妍,而祇益其丑也。”★◎ 体势 tǐshì[feature] 形状和气势这种体势的字不利推广★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苜人之所独专矣。」

1、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

2、偶而牵丝带笔,似断还续,体势飞动

3、张謇乃科甲出身状元及第,书法自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传世以行楷为多,隶书绝少见,然此副一则为隶,另则长言龙门,笔法瘦硬,纵横飞动,妙得《礼器碑》,《石门颂》精髓,偶参篆书体势,古雅清新,更是绝品中之精品。

4、空海法师同时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其所著《文镜秘府论》,全书包括序言,天卷(声韵调声说)、地卷(体势论)、东卷、南卷、西卷、北卷几个部分

5、尤以篆隶见长书风柔中有刚体势舒展。

6、《魏书?崔浩传》:“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楷模。

7、他的行草书结字绵密,体势趋扁,横向取势,行疏字紧,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态。

8、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

9、一百四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善於取势,主张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样才无轻率之病,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

10、四月戊辰复出,在张宿,体势甚微,向东顺行,至五月初隐伏。

11、她拨开迷雾,进入用笔殿堂后,又越出而登高,苦苦研索结字和体势的妙谛,业书六十年,风格不断变化,不断更新,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12、文章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高妙艺术手段,表达出高贵的情感。

13、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14、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

1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16、书法体势劲媚,骨力清健。

17、今草采楷书体势、笔意发展而成,著名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18、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

19、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

20、笔者已经提到过亲近程度,现在来简短地谈谈最后两种体势语信号,它们与人们的着装与说话方式有关。

21、在书法方面,点画沉着而虚灵,结构险峻而平稳,体势奇崛而正道;在篆刻方面,攀追秦汉,博采众工,雄浑隽逸,遒丽古拙;在国画方面,涉趣百家,笔墨浑厚,境界离俗;在诗联方面,汲古开今,文思峻拔,佳构迭出。

2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23、工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其书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

24、于是随行者找来笔墨,于是,那体势方正、笔力俊迈、纵横开合、风采动人的两个擘窠大字就留在了巨石的阳面,也永远留在了栝州百姓的心中。

25、最忌扛肩阔脚,体势疏懈;尤忌连绵游丝,点画不分。

26、体势本阔落,结束入细么。

27、』读此,可知先生治艺之道,贵在取神,重在得法,而不斤斤於形貌,故能淹博今古,自成体势。

28、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

29、书法先习于欧阳询,以求骨法洞达、体势端庄。《论衡?知实》:“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

30、《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31、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

32、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

33、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34、周天球此作体势雄健,笔力奔放,虚实相生,深具篆意。

35、并变其体势,破方为圆,笔法跳宕,或沉厚苍雄,或简穆淡雅,索意草情,变化若龙,不拘一格,近又以行草笔意入爨,四体交错,无规无执,寄情写意,遂成自家面目。其楷书结构严谨,内涵蕴藉,秀健俊逸;其隶书平实中求险奇,方圆相间,纵逸疏朗,率真简穆;其大小篆稳重端庄,渊雅清醇,讲究趣味变化;其行草书在诸体中最为出色,习帖能得其超逸而避其纤弱,习碑能得其雄强而去其粗野,法度谨严,清新俊迈,隽永洒脱,神采流畅。

36、夫体势洒落,神观冲淡,惟兹茗饮为可喜。

37、主要是印文的体势更加显得方整,西汉时期印文的圆活笔形已悄然隐去,并且线条逐步地粗实,形成了饱满丰腴,方劲茂密的特征。2010年9月出版;(3)内容简介:全书(正文60篇、附录1篇)分为四个部分:成长笔记(18篇)、生活笔记(18篇)、思考笔记(24篇)和附录(1篇)。

38、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写出的字端庄清秀,飘若浮云,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39、铭文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已开《石鼓文》、《秦公簋》的先路,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之精品。

40、王献之书法挺然秀出,情驰神怡,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花开,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

41、楷书端庄典雅,含魏晋风骨;魏隶圆浑厚重独辟蹊径;行草体势舒展,饱笔浓墨,笔笔为实,不留飞白,绝无躁气。

42、柴北缘现今构造格局可以划分为三大构造带和两大沉降带,流体势的变化也有相同的特点。

43、这不太可能,因为欧元区解体势必引发一场经济浩劫。

44、当时写篆书的还有徐三庚,以《天发神谶碑》笔法写篆书;莫友芝以《禅国山碑》及汉碑额体势写篆书,都各有面貌。

45、有书法家评价他的“瘦金体字”体势劲瘦,峻拔清健,轻逸飘宕,霞展云舒”。

46、唐张怀?说:“(王献之书)若风行雨散,流便于草,开张于行,章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47、星峰形状如蛇缮,婉曲而长,体势柔顺

48、利用二维分子动力学程序,结合类紧束缚杂化多体势,研究冲击载荷下金属表面包含沟槽型缺陷的微喷射动力学过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