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裘:jī qi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或畚箕等竹器。裘,皮衣。箕裘原指由易而难、有次序的学习方式。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用来指父亲的技艺或事业。《晋书.卷八二.陈寿等传.史臣曰》:「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父亲治箕裘,学隐论。」
1、义和广堂五十代流风未斩忍耐传家千百年善政永留书忍前九世同居勿忘祖德赐黎后阖家拜受永念君恩九世共箕裘五十代河山共寿累朝颁纶孝千百年雨露长新。
2、明人项穆也认为:“寿承休承(文彭之弟文嘉),资皆胜父,入门既正,克绍箕裘,要而论之,得处不逮丰、祝(丰坊、祝允明)之能,邪气不染二公之陋。
3、师父的艺业,小子虽然自勉克绍箕裘,但难免战战兢兢,唯恐有辱师门。
4、楹联:“西园分支,克绍箕裘光祖德;草苑流芳,贻谋燕翼振家声”、“西园植三槐,春临萌蘖茂五里;圣水育双鲤,日至变化入新溪”、“燕翼贻谋,先世早垂德泽;水源木本,后人宜功追思”。
5、余蚤承箕裘之业。
6、黄家的后人,都能克绍箕裘,使得祖先经营下的药材生意,有所发展。
7、里有的话就费解了,比如“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贾家的“箕裘颓堕”即家业不振,贾敬固然难卸其责,但对比于贾赦,他造的孽似乎倒要少些,他不过是“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贾珍袭了,“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而已,相对而言,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对社会对家族的危害性似乎都较小,贾珍既替父亲袭了官(三品爵威烈将军),在其位而不司其职,一味胡闹,本应说“箕裘颓堕皆从珍”才是,如两府合并算,贾赦袭官,辈分比贾珍大,也可说“箕裘颓堕皆从赦”。
8、赤桥村的额辞内容丰富,有的彰显家风,如箕裘世业、古家风、遗唐风、耕读第等;有的明志向,如崇德居、光裕、竹苞松茂、兰桂芬芳;有的反映的是主人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世,如强恕居、宁静致远等。
9、哲嗣仲才、伯远,均克绍箕裘,能传衣钵,亦上海之现代名医。
10、石碑刊有两幅对联,横联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后再查考,两边对联“会赴蟠桃福寿齐,箕裘克绍冠新基,护龙环抱贞龙秀,凤诰时颂紫绶衣”“月灿金壶图开景泰欣看日,自是贻谋名後齐衣冠礼乐奏箫诏,文山朝对仰碑高,地脉钟灵象凤飞”的诗句。
11、王老三也算是克绍箕裘,凭着一手好泥瓦手艺,这几年发了起来。
12、梁方仲教授哲嗣梁承邺先生整理其父藏书,邬氏书稿籍以出世,复归其后人。他有四子四女,男孙五人,女孙六人,哲嗣兰孙,均能克绍箕裘,继承先业。
13、亦作【不堕箕裘】(宋?范质《诫儿侄八百字》):“省躬常惧玷,恐掇庭闱羞,童年志于学,不堕为箕裘。
14、以于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
15、四当年进入师门的时候,师父曾对我说:"期盼你能克绍箕裘,光大师门之业。"师父勉励的话,我至今不敢或忘。
16、箕裘绍龟山,太岳传芳应济美。
17、罗公幼承家学,克绍箕裘,专攻外科,兼通内、妇杂证。
18、亦作“弓裘”、“弓冶”、“箕裘”、“良弓良冶”、“弓袭之美”、“嗣弓冶”、“袭良弓”、“弓冶寄”。
20、摘要明清时期,受徽州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家庭中从商父兄的引导,徽商子弟克绍箕裘者众。
21、亦作【箕裘相继】(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出》):“休夸琴瑟调宜,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22、像令公子这样愿意克绍箕裘的有为青年,现在可少了。
23、或一念幽情,开箕裘冠冕,片时佳会,结绝代芳声,舍此一途而不赏者谁?
24、他父亲是着名的演员,克绍箕裘的他也进入了演艺圈。
25、在古本的红楼里,“十二钗曲”秦可卿的那一只最后写:“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26、宋王禹?《<冯氏家集>前序》:“与夫诸第诸孙,奉箕裘,服名教,诜诜济济,驰骤於好文之代,庸讵测其涯岸乎?
27、他父亲是著名的演员,克绍箕裘的他也进入了演艺圈。
28、缔造几艰难喜今朝堂构观成燕翼贻谋绵世泽;创垂之继述愿后裔箕裘克绍鸿图大展振家声。
29、【克绍箕裘】原指能继制藤器或风裘之事。
30、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
31、黄家的后人,都能克绍箕裘,使得祖先经营下的药材生意,有所发展。
32、示例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箕裘之美,侔于带砺,积厚流光,斯已信矣。
33、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34、朝伯促叔季,恭敬宽宏道,文章振国华,箕裘承祖德,诗礼达吾家。
35、张家的几个儿子,看似木讷,但都克绍箕裘,有所成就。
36、今日社会讲究人各有志,当父母的不宜勉强子女克绍箕裘。
37、这种单线传承的习俗,虽然能克绍箕裘,精进不绝,但毕竟有传习不广,难于发扬光大,更进善境,甚之由于世事沧桑,人事代谢,偶有意外,即有传失之虞。
38、一百今日社会讲究人各有志,当父母的不宜勉强子女克绍箕裘。
39、这种精神,流传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箕裘相继,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给我们鞭策。
40、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
41、作者评道,这是父子重逢,娘儿再聚,兄弟双全,埙■已缺而复谐,箕裘已断而复续,是家庭最难得的事,比那汉武帝归来望恩之台,晋重耳稽颡对秦之语,殆不啻天渊云。
42、发配蔡氏,克称内助之贤;梓木三田,可绍箕裘之业,长子廷、次子江、三子九,螽斯庆衍,后嗣发展无疆矣。
43、「少」的意义是:接续「太」,如人伦的继志述事,克绍箕裘,有任重道远的负担。
44、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
45、眼看所有儿女无人愿意克绍箕裘,老爹当然心情不好。
46、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47、渐渐地由于俞老太爷年老体衰,几个儿子又不能克绍箕裘,反而多由家姬俞葵代替与各位名士诗文酬应。
48、我当初领养这个小孩,就是期盼他克绍箕裘,没想到他根本瞧不上我这小手艺。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