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25) 新词造句 547 0

释老:shìlǎ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周书·武帝纪上》:“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宋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释老比尤炽,羣伦将荡然。”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当是时,释老诸子之书盛行。”★佛教和道教。《周书.卷五.武帝纪上》:「戊辰,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北史.卷四三.邢峦传》:「美风仪,博涉经史,善谈释老,雅好文咏。」

1、此期间不接见宾客,“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遂超脱程朱矩?,“学宗自然”,与庄子接近。

2、他天资聪颖,“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3、时人常以为宿构⑥;然复精意覃思⑦,亦不能加也。出处:《魏书.释老志》:“覃思构精,神悟妙赜。

4、五传至萧居寿(本姓李),《元史?释老志》谓:“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太一宫于两京,命居寿居之,领祠事,且?祀六丁,十三年(公元1276年),赐太一掌教宗师印”。

5、《宋史》称洪迈“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6、《魏书?释老志》说:“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

7、【出处】《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8、元朱释老《春日田园杂兴》诗:“无穷怀抱风和畅,不尽形容雨发生。

9、《魏书?释老志》:“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

10、出家的猥滥,为前所未有(《释老志》、《洛阳伽蓝记》)。

11、他访问诸国,从事贸易,参观佛教圣迹,并求取佛钵设立回国。”《魏书?释老志》:“又沙勒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钵并画迹。

12、释老志》:“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各差,谓之三乘。

13、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14、上天度人,严摄北酆,神公受命,普扫不祥,八威吐毒,猛马四张,天丁前驱,大帅仗?,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敢有干试,拒遏上真,金钺前戮,巨天后刑,屠割鬼爽,风火无停,千千截首,万万翦形,魔无干犯,鬼无?精。帕思巴圆寂后,他这一系的僧人继续为元帝师的有亦怜真、答儿麻八剌乞列、亦摄思连真、乞剌斯八斡节儿、辇真监藏、都家班、相儿家思、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旺出儿监藏、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亦辇真吃剌失思等喇嘛(《新元史?释老传》)。

image.png

15、此期间不接见宾客,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整日靠读书和静坐来探索“悟道”之方。

16、释老志》:“涅?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17、【出处】《魏书?释老志》:“苟能精致,累土聚沙,福钟不朽。

18、而寺院之外呢?当时又有所谓“僧祗户”、“佛图户”等等其实都和当时国家赋税、宗教豁免权、政治冲突等等大问题有关,《释老志》载当时昙曜建议,民众如果岁输六十斛粟给僧曹的,就可以成为僧祗户,而这些粮食就是僧祗粟,到了饥荒的时候,把这些粮食赈济灾民

19、蹴及杨墨,蹂践释老,故得孔道,炳然如日星焉。

20、《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21、(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

22、论儒家至乐与释老至乐的同异

23、《魏书?释老志》:“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24、出处《魏书?释老志》:“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

25、释老志》:“初,释迦所说教法……阿难亲承嘱授,多闻总持。

26、出处:《魏书.释老志》:“覃思构精,神悟妙赜。

27、《魏书?释老志》:“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各差,谓之三乘。

28、凡儒家、历算、医卜、释老家言,靡不精究。

29、尝读释老书,叹曰:“此不足习。

30、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

31、《魏书?释老志》:“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32、美风仪,博涉经史,善谈释老,雅好文咏。

33、《魏书?释老志》:“既生,姿相超逸者三十二种。

34、出处:《魏书-释老志》:“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静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

35、《魏书?释老志》:“从者务勿尘,姿神奇伟,登仙於伊阙之山寺。途中认识了富家女勖聪慧和她父亲勖存姿,喜宝的出现令勖存姿神往。

36、其学自象纬律历边塞关要财赋军政之属,旁及岐黄释老家言,无不穷究

37、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梦与孔颜晤言。

38、觌见羲黄面,参同释老心。

39、四方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

40、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

41、为学本于经术,而兼通名法、纵横、天文、地理、术数、方技、释老之说,见称荐绅间。

42、释老志》:“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

43、《南史?梁纪下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孔墨,流连释老。

44、《魏书?释老志》:“请听荀子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

45、《魏书?释老志》:“欲令永遵此制,无敢逾矩。

46、(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作为一代名士清流,支遁更是栖心玄远,不营物务,并将此视作一生事业所在,故其述怀,不同于后来文人墨客干名求禄的宦海沉浮之叹,而是重在阐发自己出入释老辨义析理所得。

47、清颜元《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孔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