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tóng ch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 ,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2. 指共同赴敌者。 朱德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语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比喻一致对付仇敌。《资治通监.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1、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2、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偷盗学生钱物的嫌疑人。
3、狼牙山五壮士同仇敌忾的打击日本鬼子。
4、中,中国健儿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将竭其智,兵尽其勇,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经战径七百余次,杀伤日军十万余,至一九四五年打通中印公路凯旋返国,创下举世所瞩,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最辉煌的战绩。
5、与该战区抗战有功之国军各部,均予调开,而如提示案中所示,准予玉阶兄指挥冀察区内军事指挥之大权,俾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全数集中该区域内,得有广大之作战地域,尽量发展抗战之功用,并免与友军杂处,根本消除所谓摩擦之因素,藉使全国各军,同仇敌忾,无所牵制,得以各对当面之敌,专心作战。
6、在战场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对付敌人。
7、四十九年正月,陵攻打邯郸,赵军同仇敌忾顽强死守,急攻不下,秦再发兵助陵。
9、如果没有敌人让我们同仇敌忾,我们就会缺乏团结;因此,我们精神上需要有邪恶的存在。
10、虎门军民同仇敌忾,豪气冲霄,谱写出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
11、心亚和珍妮原本是情敌,后来两人才同仇敌慨、并肩作战的一起驱逐了劈腿的烂男人后,成为知心好友。
12、国仇家恨不堪受辱,同仇敌忾!
13、敌忾同仇,力争上游
14、陈嘉庚通过对重庆和延安两地的深入考察对比,认为重庆虚浮乏实,黑暗腐败,国难当头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延安别有天地,人民安居乐业,上下打成一片,军民同仇敌忾,处处团结抗战,令人“喜慰莫可言喻,如拨云雾见青天”。
15、万灵宗十大化神长老中大部分都是几十年前韦宏天与韦宏宇做散修时的散修好友,在韦宏天成立万灵宗后才来投奔的,此时面临外敌,便是同仇敌忾,义气愤发。
16、那个时刻,我们患难与共、同仇敌忾,但整个时代里,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在无谓的政治角力中消磨殆尽,甚至萌发了对执政党的同仇敌忾。
17、在《决战中原》中玩家郡王能下达论功行赏、一鼓作气、坚壁清野、国仇家恨、唇亡齿寒、同仇敌慨、卧薪尝胆、哀兵必胜、破釜沉舟等多种势力指令协助势力取得战争胜利,弱小的势力面对强大的敌人都有一拼之力,爆发最后的反扑。
18、攀枝花大捷后,邓子龙发布“告各土司檄”的文告,号召各土司“与我同仇”、“奋身立功”,“慕义效忠,谬力赴敌,或助兵以隶行,或助晌以奉战士;为我侦候得其声息,为我反间携其党与,为我挟刀刺之帐中,为我遮截遇之关外,为我特角击其侵轶,为我设履绝其归路”。
19、此电文在《大公报》发表后,举国振奋,同仇敌慨。
20、《明史?刘宗周传》:“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阃外,不思枕戈泣血,激励同仇,顾藉口镇静,作逊避计耶?
21、一个社会,假如到了万众一心的地步,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做到同仇敌忾了?
22、白叟黄童,同仇敌忾。
23、神州大地,1 2亿中国人民义愤填膺,同仇敌忾。
24、大家同仇敌忾得责斥着落网的小偷。
25、然而,当利比亚许多小宗派同仇敌忾的卡扎菲政权瓦解了,反对派领导却面临着维持内部团结的挑战。
26、表达了“白叟黄童,群思敌忾,耕氓贩竖,共切同仇”的心情,要求怡良“为国宣猷,为民除害”,“顺舆情以挞伐”。
27、由于出现了人类这个共同的敌人,原本各自独立的夏尔各部同仇敌慨,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了。
28、《四皓新咏》在当年的学者圈中,颇多传诵或步韵和唱者,足见人心大快、敌忾同仇的情景。
29、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打击入侵者。
30、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31、这更像是看台上同仇敌忾的气氛。
32、在战场上大家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对付敌人。
33、而同仇敌忾地高声谴责是我们能够作出的最起码的表示。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