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qìng sh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祝寿,庆祝诞辰。《宋史·高宗纪七》:“﹝ 绍兴 ﹞十九年,正月甲申朔,以皇太后年七十,帝诣 慈寧殿 行庆寿礼。” 欧阳予倩 《黑奴恨》第二场:“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一早起来就给你爸爸庆寿。”★祝贺生日。《宋史.卷三十.高宗本纪七》:「十九年春正月甲申朔,以皇太后年七十,帝诣慈宁殿,行庆寿礼。」
1、《春芜记?庆寿》:“比华封祝圣尽输忠,把倾葵赤胆佐承明。
2、冯国璋大事铺张举办庆寿活动,东南各省莫不争献奇珍异宝作为寿礼。
4、这个传世宫廷画卷,上面还有个松柏枝扎成上挂八仙庆寿的鳌山灯棚,及灯节中各种杂剧杂技活动,焰火燃放情况,并且还有一个乐队,一个“百蛮进宝队”,几个骑竹马灯演《三战吕布》戏文故事场面,画出好些明代北京民间灯节风俗面貌。
5、1923年,高吹万之母李太君八十寿辰,他打算为母庆寿,但高母以节约计,坚辞不许。
6、杨慎《词品》卷四称他“长于庆寿、赠行,洒然脱俗”。”《古今词话词品》亦云:“的是险丽矣,觉斧痕犹在。
7、三曰太母方却垂帘之请,而庆寿前期,陛下吉服称觞,播为诗什,此世俗之见,非所以表仪于天下也。
8、贾珍说:今天我去请太爷的安,请他后天回家为他庆寿,他却说他清静惯了,不愿到是非场中去,还不如把他注的《阴骘文》叫人刻印出来,比受众人几个头还要强百倍。
9、如他的“唐诗配画”、“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百子图”、“聊斋故事”、“山海经故事”、“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列国故事”、“太真外传”、“刀马人物三国志”、“水浒”、“薛仁贵征东”、“封神榜”和少儿教育故事“孟母断机”、“孟母三迁”、“封角读书”、“陈宫牧猪”、“岳飞沙盘练字”、“枪挑小梁王”、“木兰从军”、“梁红玉”、“凿壁借光”、“映雪读书”、“程门履雪”和“映月读书”等,均是传世之作。
10、高宗行庆寿礼,近戚争献珍环,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献,高宗喜,赐资甚渥。
11、冯国璋大事铺张举办庆寿活动,东南各省莫不争献奇珍异宝作为寿礼。
12、根据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编创的剧目,如:《双蝴蝶》(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孝感天姬》(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大采桑》(张四姐与崔文瑞故事)、《曹安杀子》(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打金银》、《谢文清耕田》(《解带封官》)、《二仙传道》(刘海戏蟾故事)、《打仓救主》、《打芦花》、《丁贵讲书》、《培花得报》(秋翁与花仙故事)、《陈光齐试妻》、《大经堂》、《小经堂》、《阴功报》、《围花楼》、《紫金杯》、《兰桥会》、《三星庆寿》、《手巾记》、《偷梁换柱》……等。
13、其“八仙过海,八仙庆寿”故事尤为世人所乐道,此阁建于明代末期,是道士们为迎接八仙临莅憩息而筑。
14、赴北京入侍燕王府兼住持庆寿寺。
15、每当喜庆寿宴或春耕、夏锄、秋收之际,朝鲜族同胞都要以米酒相伴助兴。
16、庆寿寺双塔造型精美,极具东方文化神韵,其修建年代比北海白塔早四百年,也早于元大都城的重要标性建筑,北京阜城门内妙应寺白塔。
17、天文19年5月4日(1550年5月20日),义晴亡命近江国,因「水肿」之病死(『言继卿记』),御台所近卫氏出家,法号庆寿院(『续应仁后记』天文19年5月9日条)。
18、杨氏的灵榇被扣在一个红云缎绣着八仙庆寿图案的堂罩里。
19、庆寿宫和嫔尹氏:正祖4年入宫,父亲为判官尹昌胤。
20、《八洞神仙》中写的:“头洞神仙汉钟离,赤面长须穿紫衣;手里拿的芭蕉扇,我与仙家庆寿安。
21、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22、七人生行乐耳,况值老官人华诞,海屋添筹,斗星炫耀,凡诸亲友,一一皆来庆寿,必置酒开筵,款待佳客,难得有好浙戏在此,必须叫到家中做上几台。
23、明王?《春芜记?庆寿》:“愿筹添海屋,算跻冈陵。”明王?《春芜记?庆寿》:“狎主齐盟,维城周室。
24、【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千斤烛是长明灯,是延寿烛,一对蜡烛,长明365个日日夜夜,照亮一个周岁,实乃中华一绝。
25、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26、所得石中,较“奇”者有梗叶缠蔓的《子孙万代》、色同鹅黄贵品的《南极庆寿》、身首肢爪无一不备的《欧西雪獒》。
27、中国元朝以高丽僧人善于书写金字经典,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遣使往高丽国征写经僧,时高丽僧统惠永率领写经僧一百人入元都,寓庆寿寺,
28、八仙庆寿是一种古老的歌舞戏,流传在忻州市的游邀、北宋、高铺一带。
29、大佛寺在唐代为应福寺,后改称庆寿寺。
30、各路神仙都到天宫为二老庆寿,众神仙喝得酩酊大醉,将酒坛酒瓮都弄翻了,仙酒哗啦啦从天上流下来,流进了林河。
31、当朝宰相家老爷子庆寿使用了砂锅居的席!
32、《篆香庆寿开关》中有“传开三关通九窍,九窍又通运粮河。
33、太后庆寿当天想见见李卫,乾隆只好着王普入狱传旨晓以厉害,命其将功折罪。
34、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名著,总近200万多部。
35、常云阶、常庆寿兄弟二人。
36、明无名氏《玉环记?延赏庆寿》:“奉命来守西蜀,且喜刑清政简,盗息民安。
37、主要有《天官赐福》、《八仙庆寿》、《卸甲封王》、《六国封相》等。
38、据史载,吴圣造的妻子孙氏大寿时,当时的宋徽宗在“御保殿画北堂萱一轴,庆寿诗一篇以赐庆寿。
39、我国庆寿吃寿面这一风俗,在南北方都很盛行,我地亦流行此习俗,凡有老人庆寿,宴请三亲六眷、至友宾朋,被请者在送贺礼中,必有长寿面一品(此面长约1.5公尺,过去市店有卖,俗称为扯油面)而寿星家宴客,在饮酒尽兴之后,不是吃饭,而是每人给吃一大碗面,这叫吃“寿面”。
40、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干看着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幺喝六的弄手脚,心中早已不自在,指鸡骂狗,闲音闲语的乱闹。
41、【出处】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42、精制庆寿贡品,所剪“有凤来仪”、“麻姑献寿”皆被选中。
43、明王?《春芜记?庆寿》:“狎主齐盟,维城周室。
44、在历届毕业生中涌现了诸如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庆寿,著名力学专家、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秦寿?,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理事、复旦大学物理二系主任叶明吕,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赖启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则韶,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陈祖炳,中国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员、全国铸魂金怀奖获得者张洪炎,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祖齐,国家航天工业部研究员杨长虹、黄真如、金华英,著名医生、上海胸科医院内科主任杨承栋、杨开汀,著名书法家、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梁敬泗,饮誉海外、对生物遗传工程技术有重大科研发明的新西兰科学院首席教授高益槐等一批为祖国建设和人类进步作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46、八仙纹样多出现在用于庆寿纳福活动的剪纸中。
47、每年王母庆寿的时候,都要让金鹿来表演一番。
48、1960年,在为于佑任夫人庆寿后,他兼道下?,一下车,便来到学校。【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49、其具体剧目为?《伯皆》、《荆钗》、《苏秦》、《北西厢》、《拜月亭》、《孤儿》、《吕蒙正》、《刘智远》、《商辂》(又题《三元登科记》)、《香囊记》(又题《五伦传紫香囊》)、《杀狗》、《姜诗》、《五伦全(备)》、《郭华》、《王祥》、《祝英台(记)》、《薛仁贵》、《江天暮雪》、《沉香》、《八仙庆寿》、《李武贤兰花记》(又题《双兰花记》)、《三国志桃园记》(又题《三国志大全》)、《裴度还带记》(又题《还带记》)、《薛荣清风亭记》(存本缺)、《张王记(计)西瓜记》、《孟姜女寒衣记》、《张仪解纵记》、《庐山留题金山记》、《何友仁金钱记》(别题《节妇金钱记》)、《窦滔回文记》、《昭君冷宫塞记》(别题《王昭君下》)、《苏学士四节记》、《岳飞东窗记》、《苏武牧羊记》(又题《忠义苏武牧羊记》)、《陈奎红绒记》(存本缺)、《周羽寻亲记》、《宋子京指腹成亲记》(存本缺)、《林招(昭)得黄莺记》、《高文举登科记》、《邹知县湘湖记》、《木兰记》。
50、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舟,竞相过海,以显神通。这一天,趁着宫中百官上朝拜见皇帝的当口,徐福冒着杀头的风险,几步闯进宫殿,对秦始皇奏道:“皇爷在上,下官徐福,听说东洋大海里有个瀛洲仙岛,岛上遍地长满仙草。
51、口味香甜、滑润、浓郁,是芗城城乡人民逢年过节,或喜庆寿诞请客的礼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