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察:cōngch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明察。《汉书·宣元六王传赞》:“淮阳宪王於时诸侯为聪察矣,张博诱之,几陷无道。”《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成人之智。”唐白居易《黄老术》:“其道在乎尚宽简,务俭素,不眩聪察,不役智能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府尹是个极廉明聪察的人。”《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彼时县主,乃是新选甲科,姓包名达,聪察异常。”
1、卷十七:“那府尹是个极廉明聪察的人。
2、诸曹令史恶其聪察,因其身短而伛,嘲之曰:“崔子曲知钩,随例得封侯。
3、《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彼时县主,乃是新选甲科,姓包名达,聪察异常。
4、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
5、黄琬之早标聪察。
6、谓明智聪察。
8、【卷十二】【耳部】聪察也。
9、子,母环夫人,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10、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
11、清朝吴其浚所著的《植物名实图攻长篇》中云:“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壳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
12、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13、群下伏其聪察。
14、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15、主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
16、所至革羡金,劾贪吏,除蠹役,以严明聪察为治,演绎为清代说部小说《施公案》。
17、于是他:“不为高亢立威,不为聪察
18、于是他:“不为高亢立威,不为聪察用智,不为矫激行怪,以沽民誉。
19、当你发现双脚不听使唤,或者神智意识模糊时,那么请小心昆仑派的飞剑。?魏志?邓哀王冲传》:“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成人之智。
20、匡以翥聪察,对问常有机理,甚异之,每诣兹议大事。
21、那陈府尹是个聪察的官,已知这件事了;便叫押过这一干人犯,就当厅先把阳谷县申文看了;又把各人供状招款看过,将这一干人一一审录一遍;把赃物并行凶刀仗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将武松的长枷换了一面轻罪枷枷了,下在牢里;把这婆子换一面重囚枷钉了,禁在提事司监死囚牢里收了;唤过县吏领了回文,发落何九叔、郓哥、四家邻舍:“这六人且带回县去,宁家听候。
22、凤少聪察,有膂力,善骑射,稍迁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子,母环夫人,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23、凯琪为使旭亮死心,故意在他面前与子聪表现亲热,子聪察觉二人有异,虽感被凯琪利用,亦乐于而为。
24、弹琴女子明静聪察,与优美之琴音相得益彰。
26、沔聪察敏辩,有适时之用,上前言事,能委曲敷绎。
27、益州长史韩伯俊说:“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
28、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29、匡以?聪察,对问常有机理,甚异之,每诣兹议大事。
31、《黄老术》:“其道在乎尚宽简,务俭素,不眩聪察,不役智能而已。
32、行至城门,守卫曰:“林老爷正在通缉一干人犯,任何人不得出城”,刘伯温暗思,这一干人犯,岂不就是二位英雄,急忙折回城中,恰遇昨日欲卖身葬夫的张氏,张氏急曰:“林老爷欲对恩公不利,恩公可速往秘道出城”,并念出一段字谜,暗示出城秘道所在,刘伯温略一思索,得知秘道入口为一古井,方位面向药铺。那陈府尹是个聪察的官,已知这件事了;便叫押过这一干人犯,就当厅先把阳谷县申文看了;又把各人供状招款看过,将这一干人一一审录一遍;把赃物并行凶刀仗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将武松的长枷换了一面轻罪枷枷了,下在牢里;把这婆子换一面重囚枷钉了,禁在提事司监死囚牢里收了;唤过县吏领了回文,发落何九叔、郓哥、四家邻舍:“这六人且带回县去,宁家听候。
33、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