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yìwénz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区分类例,始于刘歆《七略》。班固《汉书》首著《艺文志》,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金、元各史原无艺文志者做了大量辑补工作,都另刊行世。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方志中编辑收录的诗文,亦多称“艺文志”。亦省称“艺文”。《宋书·律历志上》:“典坟残缺,耆生硕老,常以亡逸为虑。刘歆《七畧》,固之《艺文》,盖为此也。”★ 艺文志是中国纪传体史书、政书和方志等记载图书目录部分的专名。班固〔汉书〕始着〔艺文志〕,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等。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中亦相继编纂〔艺文志〕。〔隋书〕和〔旧唐书〕中则称为〔经籍志〕。清代学者更补辑〔后汉书〕、〔三国志〕、〔元史〕等〔艺文志〕。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学术源流、存佚真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沈津★史书中汇录书籍目录的一种体例。班固《汉书》始创此例,后世史书多仿其体。也称为「经籍志」。
1、《汉书?艺文志》:“《毛诗故训传》三十卷。
2、这一类诗是诗向词过渡的一种杂体诗。?艺文志一》著录裴行俭《草字杂体》。
3、稽唐宋两史艺文志及郑氏通志略。《奉天通志》记载:?蛄可入膳。
4、丁耀亢一生诗作数量很多,据《山东文献书目》、《清史稿?艺文志》、《山东通志?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贩书偶记》及续编、《中国丛书综录》、《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等著录其诗集,种数不一,稿本、抄本、刻本均有所见。
5、《圣哲画像记》:“往者吾读班固《艺文志》及马氏《经籍考》,见其所列书目丛杂猥多,作者姓氏,至于不可胜数,或昭昭如日月,或湮没而无闻。
6、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7、艺文志》直到《书林清话》。
8、《宋史艺文志》载有“十二卷。
9、《汉书.艺文志》:“杂家者流,……及荡者为之,则漫衍而无所归心。
10、作《汉书》,在《艺文志》中列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凡“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均称小说。
11、此书见《清史稿?艺文志》著录。
12、到《汉书?艺文志》云:“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可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13、《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14、如《莆阳大事记》、《乡故随钞》、《乡贤宦绩录》、《莆田书家录》、《莆石漫录》、《乡贤友声集》、《耕冰寄庐漫录》、《莆阳诗话》、《莆风清籁集补遗》、《莆田艺文志》和《莆阳经籍存本》等,都有较高史料价值。
15、淮安儒林一向很珍视仲氏的诗,历朝府县志均著录其集,丁晏编的《山阳诗征》曾选录其中《八宝别后寄妹》、《冬夜宿五河》等八首,《山阳艺文志》也有选载。
16、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
17、刘向等数家,使《汉书?艺文志》真正成为记录上古到西汉的图书的完整目录;他还对《七略》中归类不当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如《司马法》原入兵书略兵权谋类,班固则改归六艺略礼类,《伊尹》、《太公》、《管子》、《蒯通》、《孙卿子》等原既入诸子略,又入兵书略,班固则全部移入诸子类,这就使图书归类更准确更科学了。
18、在《说文解字》的自叙中,记述了秦代有八种书体,“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学者17岁以上,经考试能“讽籀书”九千字者即可担任官职;考试“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优良者可以官尚书史。
19、著有《丁年集》十卷,《宋史艺文志》行于世。
20、《新唐书.艺文志》有《竹苑仙棋图》一卷?《韦?棋图》一卷。
21、撰《艺文志序》,称杰作。
22、《唐诗本传、唐书艺文志、书史会要》。
23、其集不见於《宋史?艺文志》。
24、刘勰则据汉成帝诏命刘向校录歌诗三百余篇的记载(《汉书?艺文志》),指出“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文心雕龙》?明诗》)。
25、又有志、传不合之处,如《徐光启传》记所进《日躔历指》一卷,《艺文志》作四卷;《通率表》一卷,《艺文志》作二卷。
26、《山阳艺文志》收有张致中诗文,以及友人为其作的传。
27、他从图书馆找来《全蜀艺文志》,查到了元代费著的《楮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1员;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
28、此志《艺文志》有3卷,并增加了祥异。
29、《宋史?艺文志》载,李格非有《礼记精义》十六卷、《史传辨志》五卷、《洛阳名园记》一卷、《永洛城记》一卷。
30、见《新唐书?艺文志》,已佚。
31、饶宗颐继承父志,一面将父亲诗文遗稿编成《天啸楼集》,另一面旁搜博采,拾佚钩沉,完成《潮州艺文志》,后刊于《岭南学刊》。
32、《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33、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
34、其集不载於《宋史?艺文志》。
35、艺文志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
36、民国川沙县志?艺文志》称是据岳飞在大梁(今河南开封)舞剑阁手书,赠学士李梦龙诗帧泐石。
37、《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趣》、《柬史?艺文志》均著录于子部(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
38、宋戴埴《鼠璞》卷下:“至谓文王与太公阴谋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奇计,然《汉书?艺文志》注谓:‘吕望为周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以太公术者所增加。
39、林偕春除参与校勘《永乐大典》外,著作有《武宗世宗实录》、《承天大志》、《漳浦县志》、《三国志摘》、《晋书北史钞略》、《云山居士集》(载入《明史?艺文志》著录)等。
40、艺文志》除著录《容成阴道》二十八卷列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归入阴阳家,与邹衍等人为俦。
41、摘要《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作出了理论总结。
42、引日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十卷,今本同。
43、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
44、《汉书?艺文志》是根据刘向刘歆的《七略》而来。
45、摘要关于宋玉的作品,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载“宋玉赋十六篇” ,但未列出篇名。
46、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47、艺文志》:“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徵。
48、《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49、此种学问,仅艺文志附入六艺。
50、的《艺文志》、《儒林传》都有明确的记载,无可置喙。
51、《汉书?艺文志》:“合於尧之克攘,《易》之??,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52、据《宋史?艺文志》及《史?艺祖禁谶书》都有提及《推背图》。
53、据唐所长介绍,《武阶备志记?艺文志》收录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经过圣女祠时写的《过圣女祠》一诗:“杳霭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
54、母疾淑温归侍医药,母死,兄弟仍守墓三年。’”《汉书?艺文志》:“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55、【前汉?艺文志】铎氏微三篇。
56、《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目,对后代的书籍分类和学术流别的考察具有深远的影响。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