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隐居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13) 句子大全 112 0

遁世隐居:dùnshìyǐnjū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避世而深居不仕。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亦作“遁世幽居”。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门宴坐无伤道,遯世幽居也是贤。”

1、这是个动乱的时代,金人窃占了半壁大好山河,有志者奋起抗敌,但议和阻止了这等人的爰国之心,有忿而弃俗出家者,有忿而佯狂作态者,更有遁世隐居者。

2、汉焦赣《易林?革之旅》:“石门晨开,荷蒉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3、之后遇见假传死讯遁世隐居的梅傲雪,并蒙其传授剑法,立志向飞云报夺爱之恨,但三年后学成下山却赫然发现当年代己受过的救命恩人正是飞云,而青梅竹马的连婵心也另有所属........断臂之恩与夺爱之恨竟成两难。

image.png

4、他倡导入世主义,不主张苏菲遁世隐居,苦行禁欲。

5、一百四幸好心中的朋友之义,男女之情尚在,让李坏打消了遁世隐居修行之念。 

6、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7、同“遁世隐居”。

image.png

8、虽然这些身形巨大而蜿蜒的生物总是过着遁世隐居的生活,但它们会为防止任何潜在的威胁波及这片大陆而做出努力。

9、在日尔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那股遁世隐居的主题都会映射出肉身里无法安定的漂泊之影,而灵魂就更显得无所皈依了。

10、而有一小部分咏怀诗则抒发了遁世隐居、纵情诗酒的情绪,其实内中隐含的真实情感依然是怀才不遇的苦闷。

11、【遁世隐居】避世而深居不仕。

12、出处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13、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

14、待简文帝和法汰法师都死了以后,道壹离开京城,住在虎丘山,学徒们苦留不住,只好让丹阳尹请道壹回京城,道壹回答说:“我听说大道理行于天下,上古圣人治理国家时的盛世,对遁世隐居的人并不夺其性情,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志愿生活。

15、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几近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遁世隐居的主题每每映现出肉体中不安定分子的漂泊之影。

16、大巫若是在意身份地位,怎么会遁世隐居这多年!再说,老来独居,看起来人淡如菊,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最想有个同伴谈心的。

17、解放前,潘一志三度从军,数度从政,多次从教,由于性情耿直,为人正派,宁可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数次逃官辞官;他嫉恶如仇,为民秉笔直书,告倒两任贪赃县长,后来遁世隐居躬耕,心中抱负难以舒展。

18、据推测,远航的发起,可能是为了弥补蒙古帝国崩溃所造成的陆上对外贸易的损失,也可能是为了提高帝国朝廷的威望,或是为了寻找皇帝的一位遁世隐居当和尚的前辈。

19、与村民的述说有较大出入的是,“源流序”记载说:早在司马炎建立晋朝的时候,刘氏皇族中一位叫刘川的,便已将刘(繁体)去卯刀而改称金姓遁世隐居,此后,其后人才遭遇“刘瑾之祸”逃亡至此。

20、俞渺也能感觉到刘封言语间对自己的冷淡,如果是之前,她也许在意,然而此刻,她已经打算放弃一切跟随牛力仙遁世隐居,所以也不在乎刘封的冰冷。

21、一百唉,想不到他在睡梦之中仍然一心惦记着天下武林,而为师却遁世隐居不问世事,相较之下实在愧为师表。 

22、唉,想不到他在睡梦之中仍然一心惦记着天下武林,而为师却遁世隐居不问世事,相较之下实在愧为师表。

23、释义多指遁世隐居。

24、他的诗所反映的多是遁世隐居的幽居生活情趣,或描写山水景物、旅途风光、田园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