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丽:mǐl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奢华,奢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时休息於此,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后汉书·孝安帝纪》:“嫁聚送终,纷华靡丽。”2.精美华丽。《孔子家语·刑政》:“文锦珠玉之器,雕饰靡丽,不粥於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乾淳间斋舍质素,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幙,竞为靡丽。”清赵雨村《被掳纪略》:“有时进城看看,惟天王府奢侈靡丽,无以復加,其餘亦有可观。”3.指文采富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也。”清戴名世《程偕柳淮南游草序》:“今之人举所为本与情者而无之,相与为浮淫靡丽之作而以为工,而作诗之旨,失之远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拾遗记》﹞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4.指姿容艳丽。《艺文类聚》卷八五引汉班倢伃《捣素赋》:“盼睞生姿,动容多製,弱态含羞,妖风靡丽。”★靡丽,指华丽;极度浪费;奢华。
1、【解释】纷华:指繁华富丽;靡丽:奢侈豪华。
3、东晋以来,这里几度成为粉黛荟萃之地,南曲靡丽之乡。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5、汉文袭弋绨之服,诸侯犹侈;武帝焚雉头之裘,靡丽不息。
6、黄帝乃罢台榭之役,省靡丽之财,周戎士,筑营垒。
7、时世妆”,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后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1 000余幅。
8、一派,多流连光景、艳情酬答之吟唱,很少触及重大社会主题,前人评为“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
9、张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10、莲城本就是烟花富饶之地,车马如龙装扮的异常奢华靡丽,招摇华丽装点的让人瞩目。
11、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
12、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13、带着经历了年月却越来越挥不去的倦色,有着那种于最红尘繁华处出世的孤清,于最靡丽喧嚣处独行的寂寞,那是一种任人看的孤傲,那是寂宽如雪的妩媚。藤萍
14、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
15、应辰称其於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
16、他的诗词多写男女情爱,风格纤弱靡丽。少笃学,文词靡丽。
17、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19、追求靡丽的生活享受,图案以工致细腻的写实风格为主。
20、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二百余年,总成一梦。
21、但阿申巴赫终归是要死在这靡丽的威尼斯的。
22、明帝纪》:“凡诸蠹俗妨民之事,趣末违本之业,雕华靡丽,奇器异技,并严加裁断,务归要实。
23、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24、汉班婕妤《捣素赋》:“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25、比年虽获丰穰,尚乏储积,而小人无虑,不图久长,嫁娶送终,纷华靡丽,至有走卒奴婢被绮?,著珠玑。
26、及之问、?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27、皋与司马相如善,相如口吃,而辞赋靡丽。
28、③文采绚丽:文笔靡丽;靡丽之作。
29、朕以览听馀闲,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创业垂统,以仁义创立事业,并期许以仁为本的商道能延续下去;以此为根的事业模式也望能延续,亦是中国文化之延续。
30、《宋史?明帝纪》:“凡诸蠹俗妨民之事,趣末违本之业,雕华靡丽,奇器异技,并严加裁断,务归要实。
31、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
32、唐陆龟蒙《说凤尾诺》:“凤尾?当番薄缕轻,其制作精妙靡丽,而非牢固者也。
35、②极度浪费;奢华:奢侈靡丽,无以复加。
36、末违本之业,雕绘靡丽,奇器异技,并严加裁断,务归要实。
37、其供奉服御,悉就减撤,雕文靡丽,废而勿修。
38、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39、董仲舒??就有祈雨法倒霉的袁中郎汉高祖和周武王元好问??生平有一宗疑案尹嘉铨??以文字获罪者乾隆??不承认清朝会有“名臣”康熙、雍正和乾隆纪昀??迎合攻击道学先生的潮流纪昀??他很有可以佩服的地方苍颉??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刘承干??他传授给我许多知识俞正燮??有两事使我吃惊徐桐??有名的义和团的幕后的发动者,也是指挥者屈原与宋玉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宋玉??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蔡邕??并非单单的老学究庄子??以为“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螳食”庄子??考小说之名,最古是见于庄子所说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王安石??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赞同,失败了魏忠贤??半个女人葛洪??虽去汉未远,而溺于神仙,故其言亦不足据张华??既通图纬,又多览方伎书,能识灾祥异物,故有博物洽闻之称刘敬叔其人其作刘义庆一一为性简素,爱好文义,撰述甚多吴均??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王嘉??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沈下贤??以华艳之笔,叙恍忽之情,而好言仙鬼复死,尤与同时文人异趣白行简??善文笔,叙述简质,而事特瑰奇元稹??自少与白居易唱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元稹??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元稹和《莺莺传》??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千宝??“发明神道之不诬”李公佐??则假实证幻,余韵悠然牛僧孺??乃并欲以构想之幻自见,因故示其诡设之迹矣段成式一一早有文名,词句多奥博,世所珍异洪迈??在朝敢于谠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考订辨证,并越常流罗贯中??所著小说甚夥罗贯中与施耐庵吴承恩??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蒲松龄??《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吴敬梓??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曹雪芹??乃至贫居西郊,啜馆粥,但犹傲兀李汝珍??特长于韵学,旁及杂艺许慎??自文字至文章苟况??则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李斯??然于文字,则有殊勋李斯??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贾谊与最错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枚乘其人其书汉武帝??有雄材大略,而颇尚儒术东方朔??其文辞不逊,高自称誉苏武与李陵钱谦益一文集中也布满了“赵节妇”“钱烈女”的传记和歌颂洋人汤若望与汉人杨光先中国近现代人物康有为??指手画脚的说“虚君共和”才好康有为??主张跪拜,以为“否则要此膝何
40、恐后叶靡丽(359),遂往而不返(360),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361)。
41、沐倾颜失神地走在路间,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洒在一袭粉色耦边广袖衣袍上,晕开层层的迷离光晕,随着慢悠悠的步伐靡丽摇曳着。
42、少苦贫,成年后喜作诗,不尚靡丽。
43、一百六钻入耳廓,聂小凤从睡梦里恍恍惚惚地清醒过来,一张嘴便吸入一口浓郁的香气,靡丽得她连眼睛都无力睁开。
44、灼烈妖艳的血光倾天,犹似浩瀚血海之中,沉沦于猩红炼狱的深渊晦暗,拖延起丝缕唯美血腥的靡丽残痕。
45、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
46、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47、及之问、?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
48、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
49、盛色,崇靡丽。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