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甲:tuōjiǎ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宋史·李宝传》:“餘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甲归命,以故不杀。”
1、太祖脱甲诣政事堂。
2、身不脱甲胄,常为士卒先,爱恤军士,不妄戮一人。
3、这种恶劣环境中,顶风冒寒前进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重任在肩,“半夜军行戈相拨”,以戈相拨写军容整肃,“风头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写行军感受。
4、《宋史?李宝传》:“馀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甲归命,以故不杀。
5、《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