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cǎix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砍柴。《吕氏春秋·安死》:“惮耕稼採薪之劳,不肯官人事。”一本作“采薪”。《汉书·贾山传》:“文王之时,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採薪之人皆得尽其力,此周之所以兴也。”唐李白《雉朝飞》诗:“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綺翼何离褷,犊牧採薪感之悲。”明周梅墟《带雨鸣柯》曲:“濛濛甘霤倾,为採薪,荷笠登山岭。”打柴。《尉缭子·分塞令》:“采薪芻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淮南子·说山训》:“君子之於善也,犹采薪者见一芥则掇之,见青葱则拔之。”
1、人类通过采薪可以直接取走荒漠植物。
2、事实上?鬼薪?白粲不只是从事采薪?择米劳动?据秦简《仓律》规定?白粲还从事土工或其它劳动。
3、采薪刍牧者皆成伍,不成伍者不得通行。
4、江淹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5、采薪:《孟子?公孙丑下》:“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6、因最初为宗庙采薪而得名。
7、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8、家世孤贫,藜藿不给,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
9、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
10、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11、事例若夫孟轲遭采薪之忧,相如染枯竭之患,杜审言~之嗟。
12、洲上有山,山甚高大,入山采薪,见有人路,灵期乃将数人随路告乞,行十馀里,闻磬声香烟,于是共称佛礼拜。
13、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日:‘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14、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5、见《地理志Y时有采薪行歌者,人莫能识,以问老君。
16、藏语“香浪”,意即采薪。
17、故知虎体食天禄,瞻天表,大德胜常;使贱子慕台颜,仰台翰,寸心为慰;辄禀:小弟辞家,欲诣帐下,以叙数载间阔之情;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采薪之忧,不及径造。
18、又尝大寒,命三子采薪。
19、采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为自称生病的代词。
20、自易水距此二百余里,并是沿山,村墅连延,溪涧相接,采薪汲水,我占上游。
21、樵薪一名榇,一名采薪。
22、亦作“负薪之疾”、“负薪之病”、“采薪之忧”。
23、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踯躅其足而歌其上。
24、采薪者:砍柴的人。
25、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
26、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
27、曾采薪白鹤山,擂鼓遗箭还神人。
28、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8),不能造朝。
29、后来又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采薪。
30、采薪得崖花,结缀成襟裾。
31、入终南山采薪还。
32、生活需采薪取火;②随意放牧。
33、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34、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采薪之忧,谦言抱病;河鱼之患,系是腹疾。
35、汉郑弘少时采薪,得一遗箭。
36、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37、曾参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既出,果有人采薪路侧。
38、在烟薰火燎之后,又遭采薪樵夫的刀伤。
39、樵采薪於山之颠,渔垂钓於水之滨。
40、藏语“香浪”是采薪的意思。
41、最初的意思是“采薪和打柴”。
42、赭肩腰斧登山住,耐得苦是采薪父。
43、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44、释义采薪:打柴。
45、在藏语中,“浪山”是“采薪”之意。
46、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
47、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
48、汉太尉郑弘曾于此山采薪,拾得一箭。
49、徐彦疏:“薪采犹言采薪也。
50、通常3年采薪一次,可以连续利用数十年。
51、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