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水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06) 经典造句 123 0

洱水:ěrshu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内乡县熊耳山,东南流注于淯水。《汉书·地理志上》:“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出……又有育水,南至顺阳入沔;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洱水又东南流注于淯水。”2.即洱海。清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参见“洱海”。★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内乡县熊耳山,东南流注于渦水。

1、洱海神祠又名龙王庙、洱水祠,在大理古城之东的龙凤村,地处洱海之畔,是龙凤村的本主庙,内祀除蟒英雄段赤诚。

2、《水经注》云:?水南,洱水注之……又经西鄂县南,水北有张平子墓。

3、玉等至品甸,遣定远侯,王弼以兵由洱水东趋上关,为犄角势,自率众抵下关,造攻具。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洱水又东南流注于?水。

5、从此,这条小河就被称作“洱水”。

image.png

6、宛如锦带似的洱水自墓前绕流东行,两岸重柳舞姿婆娑。

7、洱,古称洱水。

8、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9、祠内有《唐圣赤诚段公传》石碑,据碑文记载,元代敕封段氏为洱水龙王,世俗遂以龙王称,明清均加封号,列人祀典,春秋享祭不废。

10、蓝玉等到达品甸,先派王弼部由洱水进攻上关,钳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胡海部出石门渡河,绕到点苍山后,攀援而上,竖立旗帜。

11、后来居于洱水之住民,遂取“洱水”之名为姓氏,称洱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12、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与沐英兵夹击之,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

13、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

14、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芘碧。

15、江流差大于洱水,而不及漾濞,其源发于罗武山,下流达于蒙化,入碧溪江。

16、河名,发源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流经洛阳、南阳,在南阳市石桥镇注入白河,又称“泗水河”,《水经注》曾有载“洱水,出弘农郡卢氏县之熊耳山”。

17、漾洱水电站位于大理漾濞县平坡镇,是漾濞江梯级电站中的最末级电站。

18、《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

19、【水经注】洱水,出弘农郡卢氏县之熊耳山。

20、定远侯王弼自洱水东趋上关,英帅大军趋下关,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门。

21、公司先后承建了:开远小龙谭电厂、阳宗海电厂、昆明三聚磷酸钠厂、昆明市松华坝水库、张家坝水库、新平平甸河水库、龙陵岔河水库、文山暮底河水库、楚雄牟定龙虎水库、昭通洪石岩电站、楚雄万马河红石岩水电站、丽江五郎河二级水电站、富源新堡水电站、禄劝铁索桥水电站、楚雄麻嘎河水电站、大理漾洱水电站、勐乃河水电站、昭通油房沟水电站、西双版纳流沙河一级水电站、陇川麻栗坝水库工程、双江南等水库工程、楚雄青山嘴水库工程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200余项,为云南的水利水电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2、而崇圣寺又有“佛都”之誉,古人有道是“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一寺”,而寺中的三塔,鸿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三圣,被视为五大重器亦即五大宝物。

23、北魏史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洱水,出弘农郡卢氏县之熊耳山。

image.png

24、他寄情于苍山洱水之间,省却了尔虞我诈的倾轧,再无宦海的羁绊,既与杨士云、杨慎、张含、李挚等文化名流诗文唱和,又勤于著述,其诗文集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理学著作有《心性图说》,并在晚年编纂了嘉靖《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

25、清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

26、洱水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于洛,水中多紫石、碧玉。

27、玉等至品甸,遣定远侯,王弼以兵由洱水东趋上关,为犄角势,自率众抵下关,造攻具。英自将抵下关,遣王弼由洱水东趋上关,胡海由石门间道渡河,扳点苍山而上,立旗帜。

28、《汉书?地理志上》:“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出……又有育水,南至顺阳入沔;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

29、有块刻着“锁云”二字的石头旁,相传郑成功刺杀其宗兄定远侯郑联的地方。玉等至品甸,遣定远侯,王弼以兵由洱水东趋上关,为犄角势,自率众抵下关,造攻具。

30、洱水源出熊耳山,向东南流注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涡水(今涡河),最后在安徽省的怀远县城附近汇于淮河。

31、;《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

32、大理城东濒洱水(今洱海),西倚点苍山,北、南有龙首、龙尾两关(今上关、下关)为屏障。

33、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熊耳山洱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4、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水中多出产紫色美石、碧色玉石。

35、暝色欲来,河水浮绿,乃举棹西向洱水龙祠,辞舟登阁。

36、《大理府志》谈到这一胜景时,曾说“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洱之圣,在崇圣一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