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本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06) 句子大全 139 0

弃本:qì bě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指不务农桑。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四七:“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生平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1、【出处】清?恽敬《答邓鹿耕书》:“惟小人弃本求末,不务修德,止求吉葬。

2、他认为当时农民之所以“弃本逐末”,主要是他们生活太苦,获利太少,“皆起于钱”的原因。

3、《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4、经济思想,着重揭露了佛教、道教的危害性,佛教道教的危害很多很大,主要是:培养懒惰,造就罪恶,弃本逐末,崇尚奇货,浪费财物,耗尽人力。

5、然波折由停顿而生,尚未至于丑怪,今则学之者,专学其蜿蜒之形,而忘其停顿之势,弃本求末,自鸣得意,余不知其可也”。

6、他主张文章原出于五经,其观点与刘勰接近;颜氏强调内容重于形式,反对当时“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胜而理伏”的形式主义倾向;在注重作品内容的同时,他承认南朝文章对音律、对偶的讲究也是一种进步

7、他既不愿意放弃本单位的优厚待遇,又向别的公司暗送秋波,待价而沽。

8、赏修谱系为文,以示子孙略曰:“吾之儿子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苛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行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凡此十事行之是吾儿也。

9、他说:求佛求菩提,及一切有无等法,是弃本逐末。

10、其他的部族认为魔爪们的存在是一个警告,当狼人抛弃本质的一部分后的典型,因为他们的血脉中没有人类的血液,他们甚至比真狼更凶暴。

11、汉陆贾《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12、他在《客帝匡谬》一文中,对自己的维新思想作了检讨:“余自戊、已违难,余尊清者游,而作《客帝》,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13、始安,而必率以见钱,折以金银,此非民耕凿可得也;无兴贩以求之,是为教民弃本逐末耳。

14、今地狭民众,又多弃本逐末,耕之者少,食之者众,故一遇凶岁而民已病矣。

15、然而东湖国土所弃本逐末,偷换概念,假装追究郭仕和在所批手续之外超过了多少平方,完全回避其非法侵占我家祖坟坝多少。

16、三辅农人,趋目前之利,舍农受雇,弃本逐末。

17、佐官独预,弃本赏末,愚谓未允。

18、李瑞清以其出众的学识和书法才能,理应有一个很大的成就,但他以其程式化、规律化的“锯齿形”为艺术语言,夸张颤抖、一意卖弄矫枉过正、弃本逐末、走向极端,这种颤抖的语言极为简单化,有规律的颤动,并机械地排列,缺少丰富的变化,他的这种奇特的创作引来商贾们赞叹的同时,却遭来同行们的不予认可。

19、弃本逐末,圣人不为。

20、弃本逐末,其远乎哉?

21、齐永明七年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成实论》),欲使研核幽微,学通疑执……公每以大乘经渊深,满道之津涯,正法之枢纽,而近世陵废,莫或敦修,弃本逐末,丧功繁论。

22、任何一方如果有意放弃本协议里的某项或多项权利,还是放弃某项或多项特权,必须通过由其正式授权人或合法代理人签署的书面文件,毫不含糊、清晰明确地表达该意向,方为有效

23、出处清?章炳麟《〈客帝〉匡谬》:“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矣。

24、一旦参与此计划,教师们将放弃本职工作,用一年时间来与贫困地区大型中学的管理者共同工作。

25、却悔,乐短他人穷,窥他密事,调谑奸他妻妾,非道而行,夺人恩爱,窃他善事,自主已有,以重罪牵引平人保证,轻慢上下,不择尊卑,恃酒凌物,用物不当,抛弃饮食,轻贱衣服,非分求觅,不避危亡,得新忘故,弃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逛谩人。

26、但缺点就是妖怪对自己的本命法宝倚赖很大,因此很难放弃本命法宝而去运用别的法宝。

27、心中有爱,放弃本来就是一种幸福。我调节心情的“招”就是听音乐,或者用自己五音不全的嗓子去“糟蹋”音乐。

28、弃本贵末”(《汉学商兑序》)。

29、国家势力自英宗时起不断衰弱,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农民“弃本逐末”,因为海外贸易所得复兴颇厚,逐渐成为国家所称的海寇。

30、《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

31、又禁饮酒、杂戏、弃本沽贩者。

32、《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於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33、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34、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

35、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逐末者,病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惑者,药也。

36、他论文,认为“古文之与时文,其使学者弃本求末,为害等尔。

37、我呼吁整个地区的人民摈弃本国的保护主义。

38、作品《九世同居》入选“新世纪福州雕刻艺术五十名家、百名新秀精品展”。尝闻张公九世同居,不以时易而分支派;东周历年八百,不以世远而弃本源。

39、《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40、国家肇兴,诚恐郡国新民,逐末弃本,习旧染之污,奢侈诈伪,或有不明之狱,僭滥之刑,或力役无时,四民失业。

41、若夫徇时弃本,艳巧多端,实伤败琴德也。

42、今府主不沾,佐官独预,弃本赏末,愚谓未允。

43、《汉学商兑序例》指出吴派学者惠栋等人,自囿于汉学壁垒,专与宋学对立,孜孜以训诂考证相标榜,其结果“弃本贵末,违戾诋诬于圣人躬行求仁、修齐治平之教”,痛斥汉学为“名为治经,实则乱经;名为卫道,实则叛道”,声称汉学之害,甚于洪水猛兽

44、三先知鲁特的民族沉溺于这个恬不知耻的堕落,放弃本性,纯洁,与女性的合法关系,而追求不自然的,邪恶的违法的行为。

45、自为恶事,祈咒於天,逆四时,违五行,对三光裸体赤露,便利向三光星辰社庙之前,见日月薄蚀不救,贪自欢乐,不敬天地鬼神,不孝父母,呵骂风雨,毁拆圣人典教,破坏社庙,穿掘坟墓,取亡人财物,欺诈盲聋痖之人,窃盗金帛,将秽污泼他人,屋舍妄外,破除衣服,以不净器物盛诸饮食,厌咒生人,埋符地下,妒贤嫉能,养诸蛊素养,杀害物命,遗无头文状,谗损平人,发觉他人私事,闭塞道路,填筑沟渠,偷他人物,抛弃用药,听伐他人树木、苗稼、花果、园林,损害六畜,秽污井灶、宫观、庙宇,身身孝服,唱歌作乐,放火烧山,破除他人产业,涸绝池沼,捕采水族鼋鼍龟鱼,与人结交,违背盟折,轻慢神道,奸诈诬罔,口是心非,恶言谗斗,僻要诤讼,教人官事重告,裸露对人,披发饮食,损善益恶,润已侵人,酷信邪师,教人非法,攻杀无罪,执正为非,恃势邪七,入轻为重,春行杀伐,夏诛诸命,秋则见恶不改,冬则开掘地世故,离他人骨肉,好杀恶生,自重轻人,欺孤凌寡,败他成己,危他取安,借贷不还,誉已毁彼,和恶逐势,卖弄他权,阴毒面慈,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从,背亲向,慢高傲下,不受父母、师友教诲,妻妾谗斗,取小下言语,轻弃骨肉,施恩却悔,乐短他人穷,窥他密事,调谑奸他妻妾,非道而行,夺人恩爱,窃他善事,自主已有,以重罪牵引平人保证,轻慢上下,不择尊卑,恃酒凌物,用物不当,抛弃饮食,轻贱衣服,非分求觅,不避危亡,得新忘故,弃本逐末,知恩不报,欺逛谩人。

46、先知鲁特的民族沉溺于这个恬不知耻的堕落,放弃本性,纯洁,与女性的合法关系,而追求不自然的,邪恶的违法的行为。

47、《汉学商兑序例》指出吴派学者惠栋等人,自囿于汉学壁垒,专与宋学对立,孜孜以训诂考证相标榜,其结果“弃本贵末,违戾诋诬于圣人躬行求仁、修齐治平之教”,痛斥汉学为“名为治经,实则乱经;名为卫道,实则叛道”,声称汉学之害,甚于洪水猛兽。目前突围诗社的正式成员已经扩编为赵丽华(冀)、老巢(京)、本少爷(闽)、雷黑子(豫)、易涵(浙)、冷盈袖(浙)、李建明(闽)、李敢(蜀)、小衣(粤)、侯冰之(豫)、韩簌簌(鲁)、齐宗弟(冀)、果而默(苏)、海灵草(鲁)、王微微(蜀)、骆家塘(蜀)、方糖(桂)、魏勃(秦)、年微漾(闽)、风重(浙)、李智强(闽)、左岸(辽)、麦朵(新)等23人诗歌界中坚力量,其突破、向往、自由、颠覆、重建、不自囿于内、不墨守成规和不断突破自我、突破内外世界、突破每一步反映在写作中,则为向外、不满的信念、品质、真诚为形成本联盟的基本要素,提倡的美学向度为感性、情趣、本真、朴素、空间、力量、生活、个性、自然等诗歌意义;以及提倡自由写作、无限制写作、审视写作、生活写作,认同圈子写作,以超越生命、超越自我、超越风格为诗姿态,承认诗歌情感、风格、手法、空间等的多样性,崇尚简洁而不简单,重内涵,重表达,重内心,迎接所有的可能性等等的诗歌创作主张对当今诗歌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8、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49、要完全地消除政治国家的异化,必须利用批判哲学。批判哲学不断地扬弃知识的片面性,并深入到世界之中去,同时也不断扬弃本身的片面性,从而与人民的实践结合起来。

50、平生皆弃本,金革竟如何。

51、马的天职在于重点,牛的天职在于耕田,马不善征战而善鸣叫,牛废耕而抵角,不司其职弃本逐末,只能民穷国危。

52、〖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53、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隋书?高?列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