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夫:hòufū 基本解释:[one\'ssubsequenthusband;thesecondhusband]妇女改嫁后的丈夫(与“前夫”相对)●详细解释:1.后至者。《易·比》:“不寧方来,后夫凶。”孔颖达疏:“夫,语辞也。亲比贵速,若及早而来,人皆亲己,故在先者吉,若在后而至者,人或疎己。亲比不成,故后夫凶。或以夫为丈夫,谓后来之人也。”南朝宋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篇》:“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2.妇女再嫁的丈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明刘基《枸橼》:“陈軫曰:‘臣之里有出妻而再嫁者,日与其后夫言前夫之非,意甚相得也。’”★◎后夫hòufū[one'ssubsequenthusband;thesecondhusband]妇女改嫁后的丈夫(与“前夫”相对)
1、明张燮在《清漳风俗考》中说:“唐垂拱时,玉钤建制,始得比于郡国;周、潘通籍,而后夫变稍知学矣!
2、」其后夫自抑损。
3、不宁方来,后夫凶。
4、手术后夫人乃看不见,众人跟着慌起来,医生表示要先适应光线一段时间视力才会慢慢恢复。
5、而“撂倒”者,又多是鱼贩子通过拉关系、串门子、送票子,先将行长夫人“纳降”,随后夫人再在丈夫面前“动之以情”地稍加开导,一笔笔肮脏的交易便“水”到“渠”成。
6、婚后夫妇发愿持斋素食,俨然人间净侣。
7、JV是一家皮包公司。等十天后夫妇俩觉察到这笔钱不见了,钱已经转到了一家奥地利银行账户上,该行拒绝归还这笔钱。
8、后?子先夫人卒,继娶莒子小女即先夫人之妹为后夫人。
9、周制九夫为井;五县为遂。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
10、三句,用箫史、弄玉吹箫,其后夫妇成仙的旧事,喻倚箫唱清真词的小妓,歌声美妙,好似凤鸣一般。
11、谁知道,最后夫人的宝座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轻松坐上。
12、事后夫人将所见事告太守,太守再次请戒师来应供,暗中偷窥,果如夫人所言,敬畏不已。
13、最后夫人出来救驾,算是补了面子。
14、警官借助修斯塔贝克夫人的水晶球目睹这一切却束手无策,最后夫人叫爱犬巴斯蒂带警官去抓大盗贼。
15、后来不仅使周宣王发愤勤政,后夫人也改过。
16、语本《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
17、唐韩愈《唐故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长安嫁吴郡陆畅,其季女后夫人之子。
18、杨于金末曾据守“牛心寨”抗击元兵,兵败后夫人,两子一女及婿,皆先后殉节。
19、」诏曰:「昔天子亲藉,以供粢盛,后夫人躬蚕,以备祭服,所以聿遵孝敬,明教示训也。
20、秀吉者,出身贫寒,八岁时丧父,随母改嫁,做了拖油瓶,连姓都没有。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俗称“拖油瓶”。
21、这位公主算是小李女儿里命运很不错的一位,丈夫官职高,自己又是贵妃的女儿,也没牵扯上什么不该牵扯的事被连罪,又会哄皇帝,最后夫妻二人都得以善终。
22、60年代其子女移居美国,其后夫人去世,一直独居。
23、后夫若恨恶她,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或是娶她为妻的后夫死了。
24、形容家庭情况夫妻只有一人挣钱,养育两个孩子,沉重的抵押负担。指雅皮士的生活状态,有孩子后夫妻二人中有一人辞职在家看孩子。
25、如是,然后夫子曰:‘当从某子几是。
26、返京后夫人典当首饰衣物勉先生读书。
27、久以后夫人县君,必然你做也。
28、白贼七在游萍家中窃取了她收藏的前夫华山与后夫江员外的一份卖妻契,落款中还有叫周阿妹之人作媒婆,代笔人为江福。
29、婚后夫妻感情尚好,没有生育子女。
30、后夫人之服,刻雉为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缯不画,故曰屈狄。
31、的公子李祖法,婚后夫妻性格不合,于1937年离异。
32、吴方言,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俗称“拖油瓶”。
33、据说,最后夫人看到宣纸都有头晕之感。
34、【事例】《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后夫义妇顺。
35、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里有:“汝后夫不久至,善事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
36、汪士淳(蒋纬国传记作者)说:“有一天,他(蒋纬国)跟宋美龄见面以后夫人说,你可以在我的书房里面看书。以后,周宣王召性时,听到鸡啼,由乐师击鼓报晓,后夫人听到鼓声即起身,并催周宣王起床,成为周朝宫闱的美谈。
37、梅森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夫人为他生下九个子女,其中五个是儿子、四个是女儿。
38、宣王尝夜卧而晏起,后夫人不出於房。
40、《易?比》:“不宁方来,后夫凶。
41、元代拜堂,于夫妇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礼,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后夫妇交拜。
42、曰:“天子崩,大庙火,日食,后夫人之丧,雨г服失容,则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