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旗:luán q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鸞旂 ”。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汉书·贾捐之传》:“鸞旗在前,属车在后。” 颜师古 注:“鸞旗,编以羽毛,列繫橦旁,载於车上,大驾出,则陈於道而先行。” 南唐 冯延巳 《寿山曲》词:“鸳瓦数行晓日,鸞旂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亦泛指一般仪仗的旗子。 清 李慈铭 《蓬莱驿》:“看他雀屏深,鸞旗护,帐中居,蝉冕貂褕。”★见鸾旗。
1、出处:宋?秦观《题腰袅图》诗:“鸾旗日行三十里,焉
2、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
3、清李慈铭《蓬莱驿》:“看他雀屏深,鸾旗护,帐中居,蝉冕貂?。
4、鸾旗皮轩,通帛?旆。
5、唐韩?《辛酉岁冬十一月驾幸岐下作》诗:“凤盖行时移紫气,鸾旗驻处认皇州。
6、虎落遥连渭水南,鸾旗直渡河桥上。
7、车府令设卤簿,属车四十六乘,前鸾旗,车皮轩,凤皇〔“门”内“翕”〕戟,九?云罕,金钲黄钺。
8、其辞曰:维大业八年,岁在壬申,夏四月丙子,皇帝底定辽碣,班师振旅,龙驾南辕,鸾旗西迈,行宫次于柳城县之临海顿焉。
9、清?福格《听雨丛谈?大驾卤簿》:“民尉四十有四人”,“小铜角十有六,蒙古角二,金钲四。车府令设卤簿,属车四十六乘,前鸾旗,车皮轩,凤皇〔“门”内“翕”〕戟,九?云罕,金钲黄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