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剃:pī t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披鬀 ”。削发出家。《景德传灯录·志闲禅师》:“姓 史氏 ,幼从 柏巖禪师 披剃,二十受具。” 明 高明 《琵琶记·祝发买葬》:“我当初早披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日免艰辛。”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视鬼》:“遂披剃为僧,至今尚在。” 苏曼殊 《题<拜伦集>》诗序:“予早岁披鬀,学道无成,思维身世,有难言之痛!”★出家。根据佛教戒律,僧尼出家,须剃头发,披上袈裟,故称为「披剃」。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四出》:「我当初早批剃入空门也,做个尼姑去,今晚免艰辛。」
1、元和二年(807),宗密在遂州大云寺遇南宗菏泽神会三传弟子道圆禅师法席时,“问法契心,如针芥相投,遂求披剃。
2、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郑秀峰闭关坐化,三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明藩南渭王派孙菊波与永邑文人蒋湘崖来阳明山祖爷庵启关谛视,见其宛然如生,发爪尤长,遂顶礼拜伏,相扶披剃,衣履庄严,涅磐端坐,告之于南渭王。
3、九年(1173)三月叙州男子郭惠全自少出家,母死,负土成坟,孝节感著,赐度牒一道披剃为僧(同上)。
4、披发:即披剃,披僧衣,剃头发。
5、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
6、其师异之,知其资禀异赋,遂令至五泄山从灵默披剃。
7、母梁氏,长斋礼佛,命之披剃于法华寺,后主无锡南禅方丈。
8、安心头陀,(1863?1938),俗姓傅,名宜耘,法名寂定,自号安心头陀,又号八指头陀,鄞县人,原营米业,50岁后披剃为僧。
9、了然在披剃出家前,本读书不多,但因用功得力,智慧开发,文思泉涌,落笔成章。
10、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
11、今老矣,离俗披剃,勤修梵行,宁复多暇耽玩于斯?
12、行者披剃时,作梵?梨鸣之。
13、监院仁静,67岁,原籍山东寿光人,能阐法师系山东济宁人,77岁,幼读私塾,16岁投湛山寺出家,礼天台巨擘?虚法师披剃,法师授法名能阐,字云幢,意为能阐佛法,树大法幢。
14、出处《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15、譬诸家有十子,或披剃出家,或博弈饮酒,虽一则求道,一则无赖,其善恶之性质迥殊,要之不顾父母之养,为名教罪人则一也。
16、’其师异之,知其资禀异赋,遂令至五泄山从灵默披剃。
17、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18、早失怙恃,11岁时,投本县圆通庵依怀莲老人披剃为僧。
19、敬德法师,台湾台北县人,民国十四年生,年三十二礼慧三法师披剃。
20、宗密「问法契心,如针芥相投」,于是披剃于道圆门下,从此安顿身心于佛门,领受禅门心法。
21、20岁于如皋西场惠民寺依师公参明老和尚披剃出家,法名实泉,字煮云,号醒世。
22、《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23、披剃牛山,五蕴皆空。
24、◆1930年1月15日,本焕长老二十岁,胜缘成熟,毅然割爱出家,投报恩寺礼传圣老法师披剃出家,赐法名本幻。
25、十九岁时依福安县狮峰广化寺静绳和尚披剃;二十二岁受具足戒于福州鼓山涌泉寺虚云和尚座下,并依虚公习禅,复入福州鼓山石鼓佛学院参学。
26、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
27、十二岁披剃于石井东庵宫,礼德山和尚为师。
28、由他的师公参明老和尚代刀披剃,给他起了法名实泉,字醒世,号煮云。
29、年十九,礼漳州南山寺善修披剃出家。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