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

爱造句 2年前 (2022-05-31) 词语造句 125 0

譬喻:pì yù 基本解释:(1) [metaphor;simile;analogy;figure of speech]∶比喻,例如(2) [admonish;adverse]∶劝说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详细解释:亦作“ 譬諭 ”。1.比喻。《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淮南子·要略》:“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如《庄子》,是从譬喻来説,且卒章不説心字,故令人卒看难晓也。” 秦牧 《花城·思想和感情的火花》:“人们把牡丹譬喻为‘木芍药’,把芍药譬喻为‘草牡丹’,把煤譬喻为‘黑色的金子’。”2. 晓譬劝喻。《北齐书·魏收传》:“帝曾游 东山 ,敕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父母家因其年少,去后日长,劝他改嫁。叔公 丘大胜 ,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那 邵氏 心如铁石,全不转移。” 王闿运 《储玟躬传》:“其年遭父丧,在乡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譬喻 pìyù(1) [metaphor;simile;analogy;figure of speech]∶比喻,例如(2) [admonish;adverse]∶劝说也叫阿妈来譬喻他几番。——《警世通言》★4 关键字 结构论及譬喻,其构成成分有三种:喻体、喻词和喻依。(注二)1.喻体:属于被说明比拟的主体。2.喻词:动词,包括「如、似、、是、成、为」等,用以衔接。3.喻依:用来说明比拟主体的事物。以下以喻体为A,喻依为B来进行举例分析:1.罗青<七夜树·奇怪的水龙头>:「记忆(A)是一个奇怪的水龙头(B)。」2.伽利略:「生命(A)有如铁砧(B),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生命的火花。」 种类 明喻明喻是喻体、喻词和喻依三者兼备的譬喻,喻词以「像、如」来表现,运用十分广泛。如:1.《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陈之藩<失根的兰花>:「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 隐喻隐喻又称暗喻,喻体、喻词和喻依三者兼备,但喻词以「是」来代替明喻的「像」,文言文也会在句末加「也」字。如:1.张晓风<晓风小说集·诉>:「爱是一种绳索。」2.托尔斯泰<艺术论>:「艺术是生活的镜子。」 略喻略喻是保留喻体和喻依,但省略喻词的譬喻技巧。如:1.「人山人海」,原意为「人多如山,人多如海。」2.《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道。」是喻体,「玉不琢,不成器」是喻依。 借喻借喻是省略了「喻体」和「喻词」,只剩下「喻依」。如:1.杨焕<夏夜>:「撒了满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银币。」→用「珍珠」比喻星星,「银币」比喻月亮。2.顾炎武<廉耻>:「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用此两句比喻「君子处在乱世,不改变节操。」 参考资料(注一)蔡宗阳着:《应用修辞学》,台北:万卷楼图书,2001年5月初版。页22-44。(注二)张春荣着:《修辞行旅》,台北:东大图书,1996年1月初版。页51-128。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譬喻、比喻英文关键字:metaphor ★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类似之点,说话作文时运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的方法。可以利用旧经验引起对新事物的认识。如宋.周敦颐〈爱莲说〉中「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用「隐逸者」来譬喻「菊」。 譬喻,又叫比喻、取喻。在古今诗文中,运用最广,如<礼记·学记>所言:「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譬喻能帮助作者解说、美化和暗示。(注一)目录★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点,用彼方来说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说明难知,以具体说明抽象。可分为明喻、隐喻、略喻、借喻、假喻五种。

1、一百四至于夜叉,佛家本指恶鬼,引申的譬喻也不脱相貌丑陋面目凶恶,河南人拿来命名该药,倒是与其本名的恶实颇切合。

2、它是一部以语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

3、而用以解释偈颂的因缘故事,则与晋?法炬、法立共译的《法句譬喻经》相符,惟前者所举较后者为广。清定法师来寺后,以“提振道风培植僧才,重辉祖庭”为自任,率领全寺僧众,自筹资金,起衰振敝,重燃法炬。

4、对其写作艺术的探讨,侧重分析譬喻、典故的运用,与词性的语意范畴,以呈现三者相互指涉所造就的意境,并及风格形成的原因。孔子也引他的譬喻,反过来调教他?这支竹箭,若前头加上金属的箭头,后尾饰上羽毛,岂不更可射得远,又入得深呢?

5、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手法。一见如故,酒到杯干;呼朋引类,通宵达旦。

6、(第一事另见于《佛说妙色王因缘经》、《撰集百缘经》卷四善面王求法缘;第二事另见于《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菩萨本行经》卷上、《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对治品》;第三事另见于《六度集经》卷六凡人本生;第四事另见于《撰集百缘经》卷四梵摩太子求法缘;第五事另见于《菩萨本行经》卷下;第六事另见于《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菩萨本行经》卷下、《菩萨本生?论》卷一尸毗王救鸽命缘起、《撰集百缘经》卷四尸毗王剜眼施鹫缘、《大庄严论经》卷十二、《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7、孔子也引他的譬喻,反过来调教他?这支竹箭,若前头加上金属的箭头,后尾饰上羽毛,岂不更可射得远,又入得深呢?

8、(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

9、又,《大智度论》卷一百说,毗尼有八十部,也分二种,第一是摩偷罗国所行的毗尼,包括阿波■那(譬喻)、本生,有八十部;第二是?宾国毗尼,除却本生、阿波■那,但取要用者为十部。

10、雄麋魁伟高大,古代人以雄麋象征帝王,以"逐鹿中原"譬喻争夺王位。

11、6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辞和隐语。

12、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

13、我越看西游记,越佩服这位作者,他把我们人生和内边的品质写得好明白,用种种的譬喻来描述各种修行的障碍和突破修行的方法。

14、博依注作譬喻解。

15、象山又叫象鼻山,山形酷似一头临江吸水的巨象。走笔至此,我想以登山者评估山形地貌来作个譬喻,提供多一点对利率的看法。

16、从赋诗中赋后加以解释以及赋者之意不在诗本身而在其比附的对象来看,赋诗在某种程度上蕴含有隐语与譬喻的性质。

17、又,《祖庭事苑》卷八题为‘二鼠侵藤’,记述此譬喻。

18、于譬喻分乃至忧波尼沙陀分。

19、(譬喻)谚言象闻雷则牙上生华。

20、不愧为一种新理思。一个新的譬喻。小女孩真挚的作品,没有伪善和姑息的禁。穿裤子的云 

21、往往~,委曲譬喻。

22、《翻译名义集?增数譬喻》引《大集经》:“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

23、中有多种解释:1、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2、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又有九百生灭;3、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短暂时间。

24、屡次强调熟读精思,潜心玩味,指出“务广而不求精”为读书大病,贪多务得,不是读书之法,并譬喻说:“所读书太多,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交下,决无见效之理”,告诫人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只且立下一个简易可常的课程,日日依此积累工夫”则可。

25、然求那跋陀罗所译《宾头庐突罗?为优延王说法经》则将上述譬喻分为十二段,指旷野喻生死,彼男子喻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人身,树根喻人命,白黑二鼠喻昼夜,啮树根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喻老,井下之毒龙喻死。

26、某乙说:我打赌这话也是个譬喻

27、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假如譬喻说,一个财主家,虽然十相俱足,一日有多少闲恼心,夜间又被钱物挂念。

28、这一譬喻,成为中华民族人价值的衡量标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献身

29、引喻(譬喻),进而更助成宗义,引例世间夙习共同认可之法,以证明立因之不谬。

30、传奇分讽世、豪侠、神幻、风情四小类,主要有马中锡《中山狼传》、洪迈《侠妇人》、蒲松龄《促织》、张实《流红记》等。如《韩非子》称「储说」,刘向《别录》称「偶言」,魏晋南北朝称「譬喻」;个别作者借其他文体形式创作寓言,则有「戒」(如柳宗元〈三戒〉)、「传」(如〈中山狼传〉)、「说」(如《艾子杂说》)等别称。

31、示例著诸书者,其人皆深极哀苦,有~之隐,乃以委曲譬喻出之。

32、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

33、不愧为一种新理思。一个新的譬喻。小女孩真挚的作品,没有伪善和姑息的禁。穿裤子的云1天下人如何说我,又岂是我能左右?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世人说法便只当笑谈罢了!风念南  

34、《法华经?譬喻品》:“愚痴暗蔽,三毒之火。

35、一百四即以***本人而言,无论是其早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之论,还是晚年关于开除球籍的譬喻,皆不难看出种族竞争之说的影响

36、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image.png

37、佛教以月轮明晦譬喻人心中的清净佛性的显晦。

38、《五苦章句经》把“父子夫妇”等等各种关系归结为“怨家”、“债主”等五种因缘,《众经撰杂譬喻》中就记载了短命子向生母讨还前世冤债的故事,影响所及,在我国小说中这类故事举不胜举。

39、譬喻修辞法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略喻、博喻五种。

40、《敦煌变文集?譬喻经变文》:“内亲长不近,外族难知己”。

41、这数目的总数无法准确计算出来,也不能以科学证明,只能以譬喻言之。

42、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一项有创意的譬喻法的使

43、(譬喻)譬人身为盛粪秽画瓶也。

44、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

45、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所以称人喻立题。师子吼,是譬喻,譬喻佛说法犹如师子一吼,百兽皆伏。

46、乙说:可惜只是赢在譬喻。

47、他显出如他所说的譬喻的表情,当他的眼睛仰望着劳雷先生的脸的时候。

48、的保费。当然,愿意为这些保费而承保的亦大有人在。再作个更简单的譬喻,就是上述依次代表了有人愿意以

49、《法华经》〈譬喻品〉以‘三车火宅’为喻,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依次比作羊车、鹿车、牛车,而将一乘比作大白牛车。

50、(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

51、他们即使确曾梦想过运用日常语言和譬喻这种最普通的媒介来表达最崇高的真理的能力,然而他们的这种追求也是徒劳的。

52、(譬喻)渴鹿见阳炎以为水,譬迷妄之心也。

53、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当于拘尸那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高十三层,上有相轮,一切妙宝间杂庄严,一切世间众妙华幡,而严饰之。

54、6[和合]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5谜语

55、《法句譬喻经?多闻品》:“时佛在国,哀愍?生,念彼贼辈,不知罪福。

56、我们把各种譬喻加以分类。

57、引用他自己的譬喻,说他是一只忠心耿耿的“雁奴”,绝非言过其实

58、又法华经譬喻品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

59、饮光部、犊子部、大众部、别论者、经部(即譬喻师)等,均在本论评破之列。

60、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他们的隐语。

61、引譬连类”,指的是通过某一个别的、形象的譬喻,使人们通过联想的作

62、6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谜语。

63、自古以来,信仰中以为观世音菩萨居住于“南海补陀洛迦”山上,故名“南海大士”、“南海菩萨”或“补陀大士”;又依据古经典观世音菩萨常常从补陀洛迦山上往南海下看,救援海上危难,此海上危难乃人生之譬喻,因此因缘,故称“慈航大士”,又航海者及渔夫归仰之,咸尊崇其为海上的“守护神”。

64、常用的修辞手段主要有:代称、对偶、夸饰、譬喻和迁嫁。

65、此四人为法华经迹门之‘三周说法’中,于譬说周(即讲说至譬喻品时)开悟的中根之机。

66、譬喻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从烦恼执着之系缚中解脱而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