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境:qǔ j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六》:“好色恶臭之不当前,人则无所好而无所恶。意则起念於此,而取境於彼。心则固有焉而不待起,受境而非取境。”
1、其绘画乃以书入画、画中有诗、取境古逸、娴熟绝俗。
2、而取境之高,直是南朝清商曲辞。
3、心等取境由作意故。
4、皎然论诗很重视“取境”。
5、然大众部等则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五根之体,以肉团为性,别无净色,不能取境,此即是以扶尘根为五根之说。
6、隋代,清商伎中配备此器。而取境之高,直是南朝清商曲辞。
7、盖措思非一端,取境无定准,博谕而不穷,言近而指远,君子幽居旷怀,娱道无闷之善物也。
8、强调根尘二者之关系,根在内,尘在外,各有处所,故称“十二处”,当取境界时,由根入尘,当领受境界时,由尘入根,故又称“十二入”。
9、仲裁者趁此取可越取境界之物越行石归于佛狱。参加的企业今后将超越行业间的界限开展活动。
10、触,身识所触或身识取境。
11、意则起念於此,而取境於彼。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