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科取士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29) 新词造句 124 0

开科取士:kāi kē qǔ shì 基本解释: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详细解释: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举办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如:「开科取士是我国自古以来选任人才的方法。」

1、其年开科取士,许玄府考取了,送道,宗师道:“试取了科举。

2、清初开科取士,临漳人一榜文武九魁。

3、其次,历代王朝开科取士的目的之一,就是笼络士人,使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尤其是以八股文取士,更是禁锢思想自由,消磨聪明才智。

4、建制置官,开科取士,蕲、黄一带二十一州县悉附。

5、封建社会开科取士,更是一篇文章定终身。旧谓奎宿耀光为文运昌明、开科取士之吉兆。

6、清朝开科取士,“顾贴之风甚行”。

7、同时屯田铸钱,设考场开科取士。

8、然后,又恢复江南贡院,开科取士。

9、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

10、诏开科取士,连举三年,嗣后三年一举。

11、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12、后太平军开科取士,招纳贤才,他在省试时取得约士第一,授师帅职,为翼王石达开和大将陈玉成幕僚,几为军师。

13、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则作为各州府应选士子的住所。

14、元朝开科取士,分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两榜,前者优于后者。以初试及复试两榜均第一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师生物系就读。

15、并开科取士,选拔新人出任各级官吏。

16、陈至德元年癸卯(583年)中秋,朝廷开科取士。

17、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

18、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19、某年,皇帝开科取士,天下学子纷纷赴京赶考。

20、开科取士思想的精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1、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佚。

22、旧谓奎宿耀光为文运昌明、开科取士之吉兆。

23、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

24、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南征北伐的半战争状态,但赵匡胤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建国当年(960)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十九人。

25、第二年,元朝首次开科取士,一次录取了4000多人。

26、明玉珍的大夏国设立六卿,任命百官,开科取士。

27、明清时代,实行开科取士的制度。

28、1075年开科取士,一仿汉制。

29、开科取士,考的是道德文章,取的是品性。

30、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31、如:天会元年十月,在燕云地区恢复科举制度,开科取士。

32、唐太宗李世民曾毫不掩饰地道破开科取士的目的:为了让“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image.png

33、战俘处置后,我看我朝应该开科取士,多选贤才,才能国运兴盛。

34、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35、不上三年光景,正好赶上皇帝开科取士,大比之年,董应举连捷南宫北闱,得中进士,官居侍郎。

36、开科取士,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是孔孟等圣人之言。

37、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