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吊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28) 词语造句 122 0

马吊:mǎdià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马吊”。亦作“马弔”。古代博戏。始于明代中叶。因合四十叶纸牌而成,故又称“叶子戏”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前两门画《水浒》人,后两门画线索图形。四人同玩,每人八叶,馀置中央,出牌以大打小。见明潘之恒《叶子谱》、冯梦龙《马吊牌经》。清顾炎武《日知录·赌博》:“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弔之戏,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东,几於无人不为此。”清褚人穫《坚瓠十集·纸牌说》:“独是年来马吊风驰,几遍天下。”《歧路灯》第三四回:“不然者或是混江湖,骨牌湖,打马吊,压寳,大家玩玩,各投所好。”★一种赌具。共四十张,分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门。因其局有四门,如马之有四足,故称为「马吊」。现在的纸牌类、麻雀牌或即由此演化。也作「马吊」。

1、麻雀牌即麻将,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2、就以最后一次东侵来说,1290年中国还没有出现马吊牌呢。

3、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球、斗草、提壶种种面戏之类,尽欢而散。

4、明代冯梦龙有《马吊牌经》一书传世。

5、现在某些介绍马吊牌的书中也印有三张马吊牌图形。

6、嘉佩和秀莲等人打著马吊,长生在外面等待时机下手。

7、佛山贺家有儿子出世,家人高兴不已;替他进行“抓岁”仪式看此子将来成就之际,他竟然抓来一只“马吊”(麻雀牌)。

8、马吊牌以一与九为大张,西洋牌亦以一与九为大张,二也。

9、最早把扑克与马吊扯上关系的是民国时期的杜亚泉先生。

10、还写有《马吊牌经》。

11、根据马吊牌的出现时间是在明代中晚期。

12、马吊牌中大张多绘人形,西洋纸牌亦然,四也。

13、麻将始于清代,是从“马吊牌”演变而来。于是,马吊就读了麻将,麻将牌由此得名。

14、吴伟业认为马吊牌起于万历末年,万历年号为公元1572-1620年。

15、“明之亡,亡于马吊”。

16、而马吊牌的演变至今,成为各地尚在流行的地方纸牌。

17、还有人相信是来自宁波的两兄弟根据先前名为"马吊"的游戏于1850年左右创出了麻将。

18、顾炎武说马吊牌开始于明代“天启中”。

19、因为扑克与马吊的不同之处也很多。

20、同时代的宁波文人李邺嗣有《马吊说》,支持上述观点。

21、古云马吊脚,谓四门如马之四足也。

22、去世,赤德松赞派人献金、银、牛、马吊唁。

23、在明代,士大夫整日整夜沉溺于打马吊,把正事都荒废了。

24、是由明代一种叫“马吊”的纸牌演变而来的。

25、如潘之恒的《叶子谱》,冯梦龙的《马吊牌经》。

26、许多人在论及唐代叶子戏是中国的最早纸牌时,所叙述的叶子戏内容实际上都是马吊牌。

image.png

27、麻雀,马吊之音转也。

28、唐代即有“叶子戏”,明代称“纸牌”,后又有“马吊”之称。

29、《清稗类钞》中记载:“麻雀牌是马吊牌一音之转。

30、贺义与众友玩乐饮酒打马吊至通宵达旦,身体终支持不住晕倒街头;幸得居于慈幼局的杜丽莹相救。

31、麻将的基础花样源於明代的纸牌“马吊”。

32、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架起了6座钢索人马吊桥,但是整个独龙江地区至今还有很多座藤网桥横跨在江上,藤网桥仍然是独龙族群众来来往往的重要交通工具。

33、斗虎实际上是马吊牌的简化。

34、清乾隆后,马吊又演变成默和牌和碰和牌。

35、纸牌为一种古老博戏,源于唐代,称叶子,明时称马吊。

36、我们不知道马吊牌实物的长是多少?

37、至近日马吊牌始于南中,渐延都下,穷日累夜,纷然若狂。在这里,我不想比较扑克与马吊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8、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

39、福等人欲硬拉富去打马吊;富凭仙气可看穿马吊大获全胜。

40、至于张潮所说马吊牌始于王世贞,也不能定论

41、因为“马吊牌”也是四人同玩,三缺一即无法进行,故名。

42、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

43、如果说这种叶子牌就是当时的马吊,也和后来的马吊有所不同。

44、时,马吊又衍生出“斗虎”、“红楼叶戏”、“诗牌”等游戏。

45、扯三张”是一种马吊牌的简化游戏。

46、杜亚泉先生认为马吊牌是在西方十字军东侵时与印刷术一起传到西方的,言下之言,就是西方国家的扑克牌是根据马吊牌演变的,我否定这一个说法。

47、可见麻将牌名称的来源与马吊牌的名称有联系。

48、叶子戏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众所周知,竹牌的大名是麻将,前身是马吊,再往前呢,叫叶子戏,这么一说,就跳到唐朝了。

49、还有一种说法:“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彼以人物之奇特,地名之寡闻,百女之体态,武后之专制,舌之音,面之异,鸟兽虫鱼之状,马吊双陆之戏,琴棋书画之巧,诸子百家之文,无不一一刻画逼真,历历在目,非博物君子者,安能有此笔墨哉。

50、但可以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吊牌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51、随意留连,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

52、民国时人瞿兑之著的《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载:“今世麻雀牌当是马将之讹,而马将又原于马吊。

53、杜亚泉先生的论点有二,一是扑克牌与马吊牌相似处甚多。

54、可见马吊牌在1588年前已经有了。

55、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

56、连接沧江两岸的人马吊桥有4座。

57、这是标准的马吊牌,一副40张,每种一张。

58、至于马吊牌究竟创始于哪一年?

59、起源于中国纸牌,实际上也是说扑克是由马吊牌演变的。

60、但可以看出《叶子谱/续叶子谱》绘的马吊牌形状某些书中三张马吊牌形状的长与宽比例比我们现在的地方纸牌要短一些,宽一些,倒有些象韩国日本的“花图”牌(也称叶子牌)差不多。

61、丁山逼仙童等人打马吊,让梨花独守空房。

62、白描水浒叶子”和“水浒叶子”绘制于明末,“博古叶子”绘制于清初,这段时期的确是马吊牌最盛行的时期,后人还有明朝马吊亡国之说,说当时的叶子牌就是马吊,也有一定的道理。

63、程德等三人欲保官职,与屈仁打马吊时,频频松章,岂料堕进屈仁圈套

64、马吊或叶子牌都有四门花色,据说,马吊的四门花色分别为:十万贯、万贯、索子和文钱,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叶子牌,四门花色有所不同,分别为:文钱、百子、万贯和十万贯。

65、马吊牌是明代中期出现的中国第一副成形纸牌。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