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佛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26) 词语造句 122 0

依佛:yī fó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皈依佛门。 唐 卢纶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 姚合 《送文著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1、依佛教轮回报应说,作恶者必受恶报,命终后,将堕于痛苦环境中,遭受种种罪苦。

2、清代女诗人皈依佛道、顶礼膜拜仙佛的情况很普遍,这多是她们在遭遇了人生变故、生活极不如意的境况下发生的。

3、恶有问舍求田而为英雄者乎!恶有利己而不害人者乎!恶有以慈善假面示人而非恶魔者乎!”然而,身处新旧军阀混战、“恶魔”横行的时代,他无力回天,消极悲观,最后皈依佛教。

4、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

5、初依佛光别峰,次参圣一,嗣其法。

6、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

7、目莲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8、《行吟集》是罗锦堂先生人生轨迹的诗意呈现,是他悲欢离合情感的结晶。俞天愤谨遵父命,从此告别文坛,皈依佛门,著《呻吟集》,以阐发佛旨。

9、说:“我已为你忏过,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

10、582年,苏我马子请求将两尊来自百济的佛安顿在自己家中,自己皈依佛法,尊崇三尼。

11、现任监院可扬法师,九一年因特殊姻缘在杭州古天竺中印禅院深受智净恩公点悟,我与佛有缘,感悟了人生的无常,皈依佛门,同年开始吃素,参禅念佛。

12、此类以金泥书写经文、绘制佛像之作法,起源不详,然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梁朝中大通三年(531)、五年及中大同元年(546)等条,皆有金字经,故可知以金泥写经之时代颇早,而当时所用之纸虽不详,然或依金字之对照而选配颜色。

13、1928年,丰子恺接受佛教,皈依佛法,成为一名佛教居士。

14、全句意为皈依佛法僧三宝。

15、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

16、慧可说:“我已为你忏悔过,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

17、原本传说五郎八姬曾经信仰基督教,但最后她仍在1658年选择剃发出家,皈依佛法。

18、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解悟也。

19、此时米拉日巴执意皈依佛法,不再杀生作恶,很快又回到玛尔巴上师尊前。

20、战胜,阿修罗也从此皈依佛法,成为八部众之一。

21、要他皈依佛法,出家僧住。

22、俞天愤谨遵父命,从此告别文坛,皈依佛门,著《呻吟集》,以阐发佛旨。

23、王媛琪潜心向佛,宅心仁厚,皈依佛门。

24、余鱼同对骆冰一往情深,殊不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余鱼同心灰意冷,机缘巧合见到这句话,蓦然清醒,皈依佛门。

25、大王,你还是皈依佛法吧!

26、他是中年后才落髮皈依佛门,可说是半路出家

27、尊者皈依佛法,修炼佛性追求思维境界清净

28、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悲慈,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29、尊者能用佛法解除众生疑惑,皈依佛法,引导他们走上佛国清净乐土。

30、长平公主苦练大燕神功,归依佛门,起法号“九难神尼”。

31、入明皈依佛门(据谢应芳《龟巢集?方外交疏贺兰楚芳住法济寺》)。

32、受佛祖感化,改恶从善,皈依佛法,成为佛祖的侍者。

33、自1999年皈依佛法后,曾经学佛7年,其间对佛教事业献出了几千万元的捐赠。

34、其后,在少林寺扫地僧的感召下,和慕容博一起,拜扫地僧为师,皈依佛门。

35、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

36、你最好要皈依佛法,出家僧住。

37、法师授“三皈依法”后,再说“十二因缘”,以令众生“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之法”;再为众生称“四弘誓愿”,望其“依佛发愿,依愿修行”。

38、这个从13岁就皈依佛门的少年,“不满足于为众生带来只能维系一世生命的清水;也不满足于济人伦心灵于混顿寡薄的迷信之酒;他要志求为饥渴的生命浇灌彻底解放和幸福的甘露”。

39、今使蒙古之众,诵习其文,皈依佛谛,其兴起于善也必易。

40、按佛教教义,凡人都要经生、老、病、死的苦难,但若皈依佛门潜心向佛,修到了罗汉或金刚的地位,便可以到西夭极乐世界去,永远不再被生、老、病、死四苦折腾,所以凡有佛教建筑的地方大都有罗汉堂一殿,只是大小规模不同,有18罗汉、也有500罗汉、800罗汉。

41、太清元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死囚,令其皈依佛门,但又担心他们心口不一,入寺不能安分守已,会重返社会犯罪”。

42、大约在20年代中后期,他由儒学皈依佛法,影响所及,国师高师部因此而开设佛学课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