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匦

爱造句 2年前 (2022-05-24) 经典造句 49 0

铜匦:tónggu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铜制的匣子。《新唐书·则天武皇后纪》:“三月戊申,作铜匭。”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她在朝堂放四个铜匦,其中一个收受告密文书。”

1、朝廷派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各1人为使者,管理四方铜匦;又派御史中丞、侍御史各1人为理匦使

2、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开元中,裴光庭为吏部,始循资格以一贤愚,遵平彻者喜其循常,负材用者受其抑屈。武后垂拱二年,有鱼保宗者,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

3、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铸铜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意见箱。

4、朝廷明令官吏是不准投书在铜匦告密的,他受索元礼突然高升的鼓舞,冒着很大的风险,写了一篇有关监狱方面的文章,投了进去。

5、是她宸衷英断率先以反贪反腐为切入点吹响匡正吏治的号角,并在全国遍设一种叫做“铜匦”的检举箱。

6、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

7、垂拱二年(686),铸四铜匦列于朝堂,许人投书,以谏议大夫或拾遣、补阙一人为知匦使。

8、上阳宫游园,规划占地73亩,因地处武则天建的上阳宫遗址而得名,园内分为牡丹观赏区、铜匦展示区、水面景区等。

9、所以在镇压异己时,需要有人检举,有人揭发,尤其在扩大打击面时,更需要有人诬告,有人陷害,这个铜匦就成为武则天的专政工具了。

10、武则天设置“铜匦”本意在于接受臣民谏议时政,自陈冤屈,治国谋略方面的投书,从而得到真实的情报,以加强皇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反腐败的作

11、命铸铜匦,接受言事和诉冤者。

12、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有一个名叫鱼保宗的,上书建议置铜匦以接受四方之书。

13、从此,四面八方的告密者蜂拥而来,跑到长安向“铜匦”投书者络绎不绝

14、但不久,铜匦不过成了匿名的、但往往是虚假揭发的一个容器。

15、武则天正苦于此事,一个叫鱼保家的人来献策,请铸“铜匦”,奖励告密。

16、可以说“铜匦”与今天的举报箱有及其相似之处。

17、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

18、的人来献策,请铸“铜匦”,奖励告密。

19、武后临朝执政时,疑忌天下人图谋叛变,便设置铜匦,令人检举告密,并宠用来俊臣等,按问推审告密事宜

20、谁知就在他制作的这种铜匦里,有一封告他“为徐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军甚众”的告密信,揭露了他隐瞒的这段史实酷吏和铜匦成了武太后肃清政敌、匡正舆论的杀手锏,原来要费尽周折才能实现一二的治国之策,全都在一瞬间实现了。

21、最具有闹剧性的,莫过于铜匦的设计者鱼保家了。

22、《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乃冶铜匦为一室,署东曰‘延恩’,受干赏自言;南曰‘招谏’,受时政失得;西曰‘申?’,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谶步秘策。

23、三月八日,则天令铸铜匦四,涂以方色。

24、这个铜匦设置之后,可以“风闻言事”,告密的人们,也就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各类愤青,以至于积案如山,日渐“垃圾化”。

25、公元686年,武则天执政时期,在朝堂上设置了“铜匦”(即铜制匣子),由补阙、拾遗与御史等人充任理匦使,在朝堂执掌匦事,专门受纳臣民的“进书”或诉状

26、狄仁杰忧彷徨痛苦,终替玉儿写下冤状,投于铜匦。

27、,有一个名叫鱼保宗的,上书建议置铜匦以接受四方之书。

28、武则天接受了这个意见,铸铜匦四个,涂以四方颜色,排列在朝堂:东方青匦,称为“延恩”,凡是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南方红匦,称为“招谏”,凡是论及时政得失者投之;西方白匦,称为“申冤”,凡是陈述受抑屈者投之;北方黑匦,称为“通玄”,凡是告发天文或秘密谋反者投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