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20) 新词造句 166 0

扪虱:mén 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2. 泛指任情自适。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元 揭傒斯 《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见扪虱。

1、东晋桓温率师伐前秦入关中,王猛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

2、当时王猛还没遇到苻坚,正在大街上卖簸箕,也跑到军营里求见,扪虱而谈,令桓温大为倾倒,许以高官,王猛却告辞不就。

3、明陈荩《修慝馀编》:“一旦家贫身老,扪虱杜门,日不举火,无冬无夏,所少者不习一艺耳。

4、就连石曼卿自作一庵,也起名扪虱,陈善作一部诗话,同样题名扪虱,真也是俗话说的%虱多不痒”啊。

5、宋陈善《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伯有强死,犹能为鬼,岂至圣之英而与草木俱尽乎!

6、宋陈善《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正如市倡东涂西抹,忽见谢家夫人萧散,自有林下风采,亦复可喜。

7、纸上谈兵”以亡身、亡军,“扪虱而谈”以亡国,惨痛的历史教训,无不发人深省。

8、宋陈善《扪虱新话?僧文晓相法》:“?陀罗尼菩萨?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窳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

9、另一部宋人编纂的类书《翰苑新书》前集卷七六也有题“扪虱而谈当世”的内容。

10、宋陈善《扪虱新话?李林甫以计陷数人》:“林甫召绚子曰:‘尊府素望,上欲任以交广。

11、〖出处〗宋?陈善《扪虱新活?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君以孤城,

12、宋陈善《扪虱新话?李杜韩柳有优劣》:“其实李杜韩柳岂无优劣,达者观之自可默喻。

13、宋陈善《扪虱新话?蔡君谟论砚》:“歙石多?,惟腻理特佳。

14、宋陈善《扪虱新话?花木》:“闽广市中妇女喜簪茉莉,东坡所谓暗麝著人者也。

15、后来,“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

16、汤贻汾去粤,克中与张如芝、黄培芳诸人,合作云灯影、负暄扪虱、倚马寻芳、挑灯忆旧四图。

17、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18、宋陈善《扪虱新话?东坡死生梦幻不能障蔽》:“公既不忘僧事,直欲追侣先觉,则于世间文字不宜贪著太深。

19、上联说向阳扪虱旁若无人的王猛,与桓温畅谈兵事,下联说王灿至蔡邕处,邕倒屣相迎,以此两则故事成对,从而赞扬王姓祖先才识超群,实属绝妙之联。

20、遥闻:《西清诗话》、《类说》、《扪虱新话》中引《古今诗话》、《诗话总龟》、《诗人玉屑》作“微闻”。

21、举凡穷途之哭、闻鸡起舞,胡笳退兵、投鞭断流、抛果盈车、扪虱而谈、羊车巡宫、东山再起、梓泽丘墟,华亭鹤唳之类,其内涵的丰富性,至今令人感慨欷献。

22、宋人李流谦《次韵大人书怀》:“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

23、南宋陈善的《扪虱新话》载有此事,清代《白香词谱笺》一书亦载有此事,只是《减兰》的个别字眼有异,笔者从陈善,因其距离北宋更近。

24、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image.png

25、潘光旦对于自己在寝室门外方便被记过一事,不但绝不讳言,而且奔走相告——简直抵得上魏晋人的扪虱而谈。

26、高谈”句:《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27、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28、晋朝时候,两个官员相见,互相找到阳光下的好坐处,一边商议公事,一边袒开襟袍,“扪虱而谈,旁如无人”,没人觉得怪异。

29、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奇之。

30、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举动

31、宋陈善《扪虱新话?伊周处人臣之变》:“夫伊尹之於太甲,周公之於成王,非昏上幼主不为是也。

32、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33、【示例】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34、就连石曼卿自作一庵,也起名扪虱,陈善作一部诗话,同样题名扪虱,真也是俗话说的“虱多不痒”啊。

image.png

35、因为几乎不洗澡和换衣服,衣服和身体脏了,便成了虱子的乐园,于是,“扪虱而谈”就成了晋朝名士风度的一部分。 

36、中国人对魏晋风度一向艳羡,那种“扪虱而谈”的风采,即是内心自由的一种外化。

37、《扪虱新话?二十失十八蔽三十六善》:“此三十六善者,予不敢谓全有,亦不敢谓全无。

38、’”“高谈”句:《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39、当东晋朝廷大臣桓温北伐击败前秦苻健,率兵进入函谷关时,王猛披着麻布短衣,面见桓温,“扪虱而言”(边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