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语:mòy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沉默或言说。语出《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行藏可共,默语亦同。”2.比喻隐显。《宋书·隐逸传·戴颙》:“勃疾患,医药不给,顒谓勃曰:‘顒随兄得间,非有心於默语,兄今疾篤,无可营疗,顒当干禄以自济耳。’”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沉默或言说。语出《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1、从兄敬弘为吏部尚书,奏曰:“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
2、郁达夫的幽默语言,是在他的游记散文中才充分表现出来的。
3、幽默语言中的衔接与连贯
4、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
5、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逾侈。
6、隐逸传?王弘之》:“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
7、瑜珈士默语道, "非此,非彼。 "啊,湿婆大神,深不可测。
8、瑜珈士默语道,"非此,非彼。"啊,湿婆大神,深不可测。
9、隐逸传?王弘之》:“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顿首。
10、陆压说的非常直白,却有一种慷慨赴义,视死如归的气概,徐、林二人不由低头默语,明秀郡主也在一旁默默垂泪。
11、幽默语篇理解的社会心理特点在于心理的突然扑空和意外结局的瞬间醒悟给受众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