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言:gōng y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公开谈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书·刘昶传》:“ 高祖 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明 唐顺之 《钝斋吴公墓碣铭》:“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譎祕媕婀之态,其遇事虽不关己利害,亦公言激发无所避。”2. 公众的言论。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杨慎 《词品·吴梦窗》:“ 阴 君 焕 序其辞云:求辞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后有 梦窗 。此非 焕 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1、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
2、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
3、所以,以亮公言,前距聪公六世为小三世,不远;后距宏公九世为同辈则近。
4、《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5、光曰:“微公言,几为民害。
6、曷苏馆猛安福寿、东京谋克金住等始授甲于大名,即举部亡归,从者众至万余,皆公言于路曰:“我辈今往东京,立新天子矣!
7、王曰:“苟如公言,不可徼幸邪(22)?
8、历任北京京汉铁路管理局工务处工务员,北京《公言报》、《社会报》、《星报》编辑,《新中华报》副刊主编,《北京日报》副刊主编。
9、加之《三国志》中的“伸臂令劈之,时方与诸将饮,臂血流于盘器,而公言笑自若”的生动描述,也令人觉得更真实可信。
10、」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
11、《公言报》的办报资金就来自林纾的门生徐树铮。
12、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
13、孝宗悚然曰:“当不忘公言。
14、诚如公言,先未有知公如余也。
15、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16、《宋史?礼志四》:“以周公言之则严父,以成王言之则严祖。
17、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18、召穆公言:王乎,我正惟欲好女畜女,不得不用大谏也。
19、《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20、张处球流涕道:“公言是也!
21、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
22、诸公言诗,绝无唐风,其博赡者谓之义山,豁达者谓之乐天而已矣。”《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23、明方孝孺《白鹿洞规赞》:“百尔君子,公言是诹。
24、因公言致祭立雨。
25、《汉书?王莽传上》:“三公言事,称‘敢言之’。
26、臣知国中事,上亦时得闻知,然不过犹古之告密,孰若置言官,兴利除害,皆公言之之为愈耶?
27、此真今日海内讲教育者之公言也。
28、第五回:“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
29、宣仁后心善公言而不能用。
30、大夫骇然曰:“微公言,几失之。
31、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
32、周武帝大笑道:“实如公言。
33、徐树铮则以牙还牙,创办《公言报》与之抗衡。
34、宋叶适《崇国赵公行状》:“布衣上书狂易抵罪,公言:‘太上皇帝不罪言者。
35、同时又在《公言报》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攻击新文化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
36、我们回过头想想张昭之前“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那正气凛然的样子和孙权“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37、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