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分:yèfēn 基本解释:[midnight]夜半●详细解释:夜半。《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説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李贤注:“分犹半也。”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独坐斋中,夜分有叩门环声。”★◎夜分yèfēn[midnight]夜半★半夜时候。《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宋.无名氏《梅妃传》:「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
1、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秉烛夜分,仆已熟眠。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年六十,布衣蔬食,日课千拜,夜分及寝。
4、宋刘克庄《赠陈起》诗:“雨檐兀坐忘春去,雪案清谈至夜分。
5、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6、朕省封事,夜分,未尝不侍侧。
7、白夺钗环朝换酒,横征犒赂夜分财。
8、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9、虽夜分必俟,其还省乃安,愉愉如也,翼翼如也。
10、仲秋》:“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甬。
11、正巧此时四纵纵指的撤退命令下达,命令要求所有部队、机关于下午三点撤出战斗,连夜分路向东转移。
12、船在其中行,若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公园内山峻林密,古道幽深,清泉与天溪相连,溶洞与瀑布联挂,有堪称江汉绝景的鹰子洞瀑布、气势磅礴的柳门口瀑布、神秘莫测而令人往的乌龙洞、曲折幽静的九级天溪、上下天池,有充满生机,恬静淡雅的楠竹林,荫翳蔽日的参天大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杉林一线天。
14、外周可能存在昼夜分子振荡器,但与中枢分子振荡器的关系比较复杂。
15、联挂,有堪称江汉绝景的鹰子洞瀑布、气势磅礴的柳门口瀑布、神秘莫测而令人往的乌龙洞、曲折幽静的九级天溪、上下天池,有充满生机,恬静淡雅的楠竹林,荫翳蔽日的参天大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杉林一线天。
16、逸折节绥抚,乃心民务,或日昃不食,夜分不寝。
17、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
18、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19、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20、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21、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
22、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
23、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白云古洞景区内古木枝藤,隐天蔽日;泉水溪流,叮咚有声;俊鸟唱和,婉啭成韵;奇花异草,争奇斗妍,特别是端午前后,杜鹃花、杏花、樱桃花等相继开放,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别有洞天。
24、当晚,刘金定聚集众将议定以“火阵”攻敌,连夜分派了各路人马。
25、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
26、每念干戈未戢,公私疲悴,?镇有疆理之务,征戍怀东山之勤,或白首戎阵,忠劳未叙,或行役弥久,担石靡储,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27、朕日旰夜分,矜一物之失所,泣辜罪己,愧三千之未措。
28、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29、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至清初定为九十六刻。
30、《水经注?江水》(课文题《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1、由此说明河图外层的数理,表示的是每月三十天的太阴历。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
3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3、出处:《后汉书?尹敏传》:“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34、夜分不寝,自以为钟期、伯牙,庄周、惠施之相得也。
35、四季交替啊日月如流风霜时来啊日夜分明梦到你回来啊好像门洞大开醒来一无所有啊高兴后悲痛难耐悲伤怎么办啊走到山前坟墓萧肃啊山势陡峭孤鸟悲鸣啊松枝摇落痛不可抑啊涕泪滂沱如恭妻誓不再嫁啊咏柏舟之歌【永不变心】。
36、据病友朱毅回忆,“每忆鉴湖,辄黯然向隅,匡坐夜分,太息不已,长啸入云”。
37、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
38、更点”,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又分五点,皆以钟鼓报时。
39、夜分西塞曲,蹋臂怨声多。
40、每酿酒城头,夜分握手,语欷?达旦。坐落于著名的国际葡萄酒城??烟台。
41、在20多华里的西沟峡中,天与路同宽,路与天相映,山连山重岩叠嶂,水回水素湍跌宕,莽林覆盖着群岭,山岚缠绕着秀峰,站在谷底“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2、夜分群动息,诗思一镫青。
43、居止皆於?事,昧爽治事,夜分始休。
44、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4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6、峡壁树木丛生,山花四时不乏;古柏参天,猕石横立,置身峡谷,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7、万历壬辰,自好子读书遥青阁,案有《剪灯新话》一编,客过见之,不忍释手,阅至夜分始罢。金墨铜顶,上锐下圆,“塔势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遥青,夕阳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撑注月瓶”。
48、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贫家?扫地》诗:“德人抱衡石,?黍安可庾。
49、《从戎纪略》:“文牍函件,每日无虑五六十起,皆幼宾亲治,从无积压公事,治讫每至夜分。
50、四方有以疑狱来上者,信反复披览,常至夜分。
51、吹弹歌舞,各逞其长,务要尽欢,直饮至夜分。
52、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
53、两京兆第”中厅悬匾“金马玉堂”,上厅悬匾“治艘??”,反映了龙岩石氏在镇海卫驻守、建立海军、匡扶明室之功绩。清梅曾亮《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而苏文忠直禁内,读书夜分,老兵皆倦卧,彼其视金马玉堂之中,波涛尘?之内,皆学舍也。
54、唐曹松《秋日送方干游上元》诗:“后夜分遥念,诸?霜露生。
55、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