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考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16) 词语造句 107 0

赴考:fù kǎ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赶考,前往应试。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我家又没人读书,没人赴考,有甚么喜事报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想起从前父亲赴考时候的景象,越觉冷暖不同。”《三侠五义》第七一回:“ 倪继祖 递名去赴考,高高的中了生员。”★前去参加考试。 【造句】赴考前,须再检查证件是否带齐。 ★前去参加考试。如:「赴考前,须再检查证件是否带齐。」

1、学生可带课堂笔记,作业解答以及阅读书目赴考。

2、其后随马英九赴考研会任职。1940-1947年曾在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任职。

3、一个壮志赴考的穷愁书生,一个重孝在身的相府小姐,在这庄严肃穆的佛殿圣地,合演了一幕目挑心招的喜剧。

4、年间,这棵大白果树经受不住乡间的冷清,变成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生,化名白葛书上京赴考。

5、讥不肖子》:“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

6、大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李?被推荐至长安赴考。

7、他四处奔波,得知南京高等师范农学专修科不收学费,还给学生饭费时,求知的欲望,农民的饥苦,激励他赴考学农。

8、梁赴考得中状元,因皇室抬爱,其父命其休妻以入赘皇室。

9、最终在英语老师和任课老师半个月的辛勤付出,同学们的认真努力之下,满怀信心奔赴考场我们取得了令老师和自己都十分满意的分数!

10、《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却值文宗考童生,六老也叫赵聪没张没致的,前去赴考。

11、贾政从任上写信回家,要宝玉和贾兰(李纨之子)在今年秋闺赴考。

12、发榜时,主考官虽惜其“才气过人”,但还是“含涕割舍”,一同赴考及第的阔少们,私地里为他募集了100两白银,想通过熟人渠道,为他弄个“顶戴花翎”的身份,却遭到严用光的谢绝,愤然离开京城,然后过起长达20年之久的漂泊生活,咸丰十年(1860年)严再赴京赶考,又因廷误考期未能如愿。

13、一天,冯生与楚公子一起进城赴考。

14、若是文章能得到他的赏识,来年汴京赴考多有裨益啊!

15、才子首先娶得美人归,旦旦而伐,夜夜笙歌,知丈人看不过眼,乃以上京赴考为名,却是到处猎艳为实,于是抛弃妻,云游四海。

16、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

17、这一年,绵公强令他的儿子上京赴考。

18、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19、明明是伤病之身,却毅然赴考,风骨卓绝,乃考生之楷模,定入《县志》,流芳后世。

20、尚书寻找流落民间的皇裔,地痞周冲乘机假冒皇裔.地方刚发生一宗杀人案,两人联同知府仁声会审犯人青云.仁声与青云为同窗好友,素知青云品性纯良,但人证物证俱在,且尚书,周冲力主判重刑,青云被判三天后问斩.翌日,周冲两人赴京后,青云爱侣秋儿才知自己是皇裔,还得到周冲杀人证据.仁声釜底抽薪,救了青云,被刑部撤职,与秋儿等人上京面圣.途上遇周冲派来的杀手,秋儿受伤,幸得圣母打救,赠予天书.青云与各人失散,独自上京赴考,高中状元,在西来寺重遇秋儿等人.周冲把众人困于寺中,图一网打尽,秋儿依天书指示,周冲终伏法斩首.皇上骨肉团聚,封赏各人,满堂喜庆。

21、未央生如醉初醒,如梦初觉,若不是赛昆仑激我改造,今日进来只好做个秦邦赴考的苏秦,不中文章,白白赶了出去

22、柳宜感到九皇叔怀疑自己,使让柳三变进京赴考,以表对朝廷的忠心

23、雷海青应召赴考,一举中了探花,皇后亲自为他簪花。

24、崇祯元年(1628年),时值乡试大比,经纶满腹的良弼准备再次省城赴考。

25、过了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

26、邓中原与李彩云郎情妾意,缱绻巫山,说不尽万千恩爱,岂料当中原上京赴考之际,李父强逼女儿下嫁尚书公子何定扬,彩云被逼成为何家媳妇,但仍依恋前尘往事,竟日怅望巫山,对夫婿冷若冰霜,此事看在侍婢阿兰眼里,心中起了歪念,伺机亲近少爷

27、勤学苦读数春秋,攀登书山学海游。磨剑十年今始成,铁杵成针壮志有。胸有成竹赴考场,大笔一挥锦绣文。才思敏捷人称赞,题无难易都完成。笑容满面出考场,亲朋好友皆欢喜。祝高考取。

28、我们满载希望即将奔赴考场,我们厚积薄发展露锋芒,我们犹如初升的太阳迈向前方,只为自己的梦想,翻开华丽的新篇章!祝即将高考的学子一切顺利

29、知他要进场了,头一件,叔侄两个都是初次赴考,恐人马拥挤有什么失闪;第二件,宝玉自和尚去后总不出门,虽然见他用功喜欢,只是改的太速太好了,反倒有些信不及,只怕又有什么变故

30、满腹诗书的宋登阁为做官赴考八次,却总是名落孙山。

31、车水马龙此刻沉寂,街头巷尾此时无声,莘莘学子奔赴考场,奋笔疾书为前程,祝福考生超常发挥,早日进入理想大学,开创自己辉煌人生,加油呀!

32、1998年1月,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州煤都库兹巴斯开始罢工,基里延科“消防队员”一样去“灭火”,也是像学生一样去“赴考”。

33、四子上京赴考,终取得功名,更被宁王引为幕僚。

34、反《西厢记》的《东厢记》(清杨世潆作)写得很差;《锦西厢》(周公鲁作)比较好些,情节很复杂,然而可笑的地方也很多,有一节写张君瑞别了莺莺去赴考,主考官是白居易,出题《月明三五夜》,张君瑞就写了崔莺莺那首“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缴卷,结果当然落第等等

35、凤鼎累次赴考进士皆不中,以父荫任兵部主事。你累次渺视我!

36、面带笑容,信心充足。勇赴考场,绝不言输。寒窗苦读,今朝瞩目。砥砺剑锋,轻松自如。胸怀梦想,纵横无阻。愿君成功,真心遥祝,昂首阔步,辉煌前途!

37、在科举时代文庙是来自全省考生赴考的必经之地,科举时代考取秀才者入县学、府学为生员,也称“入学”或者“入泮”,这是封建士子仕途的起点,为此清朝顺治年间在芙蓉街北段梯云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名曰“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并修建坊额题有“腾蛟起凤”的牌坊。

38、科场是小说中众才女上京赴考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测试自己对镜像物理的认识和应

39、庙里突然来了一批上京赴考的仕子,禄星觉得读书人的事是关于人类进步大事,决定留下来听他们的诉求,要福星寿星跟张果老先走一步。

40、写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

41、在赴考路上,他又先后收伏了金鸡、玉犬和风、火二童。

42、寒窗苦读十余载,快乐辛酸不间断。多年梦想今成真,胸有成竹赴考场。仔细审题不粗心,下笔从容如有神。志得意满出考场,单等金榜题名时。祝高考取得好成绩!

43、苦读十年寒窗,只为题名金榜,转眼高考在望,先把祝福送上:从容奔赴考场,发挥镇定超常,信心满怀高昂,实现心中理想。预祝:高考大捷!

44、1885年(光绪十一年)考中拔贡,后两次赴考进士不中,因家贫需奉养,不得已援例就职直隶州判,分发山西,历署代州、解州州判,因办理永宁、临县、宁乡三州县赈务有功,得抚宪保举加同知衔,以知县在任候补。

45、第二年,出科联上京赴考,荣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五年(1800年)18岁中举人,次年19岁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

46、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糕点充饥。

47、可几经赴考,都名落孙山。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