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藜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15) 经典造句 117 0

青藜:qīngl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指藜杖。唐刘言史《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宋王安石《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明徐渭《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2.《三辅黄图·阁》:“刘向於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清陈鹏年《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3.借指苦读之事。明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清陈维崧《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4.借指读书人。明夏完淳《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细柳识军威。”★《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1、百城真自雄,丙夜吹青藜。

2、恩广子青藜,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

3、首任监督彭青藜是老翰林,非常顽固,学生对他多不满

4、何曾办作刘更生,下照乃辱青藜杖。

5、六年,御史赵青藜请并停之,复下廷臣议,请仍其旧。

6、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里说,每逢灯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可见随着时间推移,羊角灯已经从宫廷和贵族府第走向了民间街头。月宫是个圆形装置,以轻纱为幔,“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藜,色如初曙”;月宫四周

7、曾灿又名传灿,字青藜,号止山,宁都人。

8、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

9、月宫是个圆形装置,以轻纱为幔,“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藜,色如初曙”;月宫四周用羊角灯(以羊角熬制的薄片作灯罩,又称“明角灯”)表现五色云气。

10、幼年家道中落,13岁得外叔祖王青藜提挚,随往江西沪溪县训导署就读。

11、清曹寅《哭东山修撰》诗:“辉煌白虎观,灭没青藜枝。

12、夜拥青藜杖,朝挥白练裙。

13、善属文,著有《青藜馆集》。

14、一会儿,忽听一老人说道:“此碧眼胡僧太饶舌了!”只见这位老人身披白鹿裘,拄着青藜杖。

15、以纠弹大臣著名,屡上疏言时政得失,劾罢尚书万青藜、董恂、王文韶等。

16、临街两间成一单元,西边一间是“青藜阁”,出售茅盾著作和有关纪念品。

17、月宫是个圆形装置,以轻纱为幔,“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藜,色如初曙”;月宫四周

18、吴堡古城城隍庙东有一石砌窑洞,洞上建有文昌阁一座,下面人可通行,与城南魁星楼相对峙,洞口上有一石匾上书“燃藜处“相传西汉成帝时,刘向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执青藜仗,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仗端烟燃,授向五行洪范之文。

19、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20、【示例】宋刘克庄《鹊桥仙?庚申生日》词:“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

21、等陈?回来,以青藜杖责打,经陈?苦苦的求告,才改罚他跪在池边。

22、国朝刘青藜撰。

23、原墨模由汪君奇刻于乾隆二十年(1755),共三十二幅图,由赵青藜题诗。

24、万青藜(1821?1883)宇文甫,号照斋,亦号藕?,清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人。

25、堂号)即事三首》:“一凭传紫葆,无意命青藜。

26、入直天上,尚记青藜;趣起山中,便持紫橐。

27、十三年(1674)与刘青藜领导麻城农民据曹家河起义。珠著有《青藜阁诗文》及《小维摩集》并传于世。

28、该校系初办,监督彭青藜是老翰林,非常顽固,学生对他多不满。

29、清代赵青藜作《琴高曲》云:“泾川城北琴溪峰,下有一洞开玲珑,道是琴高修炼处,丹成御鲤培天风”。

30、曾灿(1626?1689),本名传灿,字青藜,号止山,江西宁都人。

31、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32、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月;刘青藜、黄金龙等领导麻城农民在东山起义,不久失败。

33、青藜字太乙,襄城人。

34、元王逢《无题》诗之四:“椒闼佩琚遗白草,木天图籍冷青藜。

35、有诗:“羊肠百折任青藜,草莽萧萧仄径迷。

36、真石青藜芦胆矾等分共研细末。

37、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有诗:“羊肠百折任青藜,草莽萧萧仄径迷。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