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垢求瘢:xǐ gòu qiú bān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比喻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语本《后汉书·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张承旨 行简 知贡举,惟以格律痛绳之,洗垢求瘢,苛甚。”亦作“ 洗垢求瑕 ”、“ 洗垢索瘢 ”。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以此知党人之意,未尝一日不在倾臣,洗垢求瑕,止得此事。”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老子论性》:“若知其出於 老氏 , 宋 儒必洗垢索瘢曲为讥评;但知其出於经,则护持交赞。此亦矮人之观场也。”★语本《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指洗掉污垢后,仍寻求瑕疵。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过失或缺点。金.刘祁《归潜志.卷九》:「张承旨行简知贡举,惟以格律痛绳之,洗垢求瘢,苛甚。」也作「洗垢寻痕」、「洗垢索瘢」。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传下˙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指洗掉污垢后,仍寻求瑕疵。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过失或缺点。金˙刘祁˙归潜志˙卷九:张承旨行简知贡举,惟以格律痛绳之,洗垢求瘢,苛甚。亦作洗垢寻痕、洗垢索瘢。
1、即使对别人有意见,也不能洗垢求瘢,恣意挑剔。
2、同“洗垢求瘢”。
3、作家与其他人一样,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不足,不能求全责备,洗垢求瘢,要热心帮助,真心关怀,有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