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空

爱造句 3年前 (2022-05-09) 新词造句 202 0

顽空:wánkō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佛教语。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宋范成大《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明李贽《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梁启超《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清王夫之《家世节录》:“万历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1、静处又如何,莫被顽空引。

2、偏颇取舍,终究顽空,幻相纷杂,随流虚妄,妖魅形成。

3、同卷的古镜文杲、卷二十的顽空智觉,也见于《续佛祖统记》卷上。;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4、古尊宿总颂:十处逢缘九不通,疑情一片滞顽空。

5、然金丹之生于无也,又不可为顽空。

6、然而他所崇尚的空灵,并非“率意顽空者”,而是必须“以坚实为空灵”的基础:“天下坚实者,空灵之祖。

7、初炼丹时,便向水中求之,终落顽空,毕竟无成。

8、现在定力轩深,顽空之色照破、销亡,故能见之见精无所织,故能超越空见相织的劫浊。

9、所谓的妙用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的,所谓的空也不是顽空。

10、此处指趣于顽空之天众。

11、三丰丹法下手即讲求清静炼心养性,《玄机直讲》:“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金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12、所谓“无念”,是指无妄念,不是百物不思,正念是真如之用,就不可无,若否定了正念,就堕入断灭顽空。

13、谓欲有所见之妄想十分坚固,以致于顽空中结暗为色,成就所见相,这就是色阴及劫浊生起的根本。

14、《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15、水者杳冥之谓也,忘念忘体于杳冥之中,岂不落于顽空乎,必竟终无成丹之理也。

1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知自致耳;要得神凝,须绝外诱;固非顽空打坐,亦非歌舞讲求,要自守悟处”(《答罗念庵》)。

17、菩萨晓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是幻有,空不是顽空,于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别种种万事万相,而心中如如不动;为了利益众生,故随着众生的缘,亦能安住在俗谛上。

18、归无归”,归于无所归之处,以其虽言“归”,但其所归之处乃灰泯虚无之顽空境界,故实无所归。

19、觉囊派批判这种空是把一切有为无为皆空,空无所有的顽空,是无遮断空,世俗空,是真性绝灭论。

20、《武术汇宗》:“一味闭目寂坐,冥心寂照,则静中寻静,悟人顽空寂灭矣.而未灭尽定,只炼得一个强定之阴神,到气尽时,阴神一出.便为灵鬼,谓之鬼仙。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观空乃空,是为顽空。

21、以彼计执于无所归之顽空,故来世感得生于外道之无想天及非想非非想天中。

22、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23、【太虚空】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太虚空】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

24、《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25、《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26、此法下手时就强调清静炼心以养性,称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後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全真;亦不可著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27、至于妄想去涅盘的,只希望自己了脱生死,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假使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那是执着顽空,也是小愿。

28、修证之时.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人顽空。

image.png

29、譬喻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从烦恼执着之系缚中解脱而出。

30、而那些固守顽空的人,也仿效人家最上乘的无碍无修,生起障碍自己的心,断绝他人学习之路,可不哀哉

31、灵台妙应寻声赴,不是顽空与断空。

32、如果否认了正念,即堕入断灭顽空。

33、继此或自为顽空,或指为执相,或疑为闺丹,或猜为吞咽。

34、能庸行无息武火之力,固少顽空昏沉之偏。

35、而妄求涅盘者,只图自了,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执顽空,亦为小愿。

36、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

37、这里指出了空有一如的空才是真正的空,否则是顽空。

38、三丰丹法下手即讲求清静炼心养性,《玄机直讲》:“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间罕金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39、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

40、一旦达到一定净化程度,元神远于命,命当复自然,方不致耗去元神采气补元的精力,并为下一步修炼大丹在命功中重新调整作好准备,故需外五行(营养食品)来补内五行,色身是不能遁于顽空的。

41、但“神”为长生之主,“气为长生之本”,须元神(性)、元气(命)双修,少一不得,“少神则气无主宰不定,少气则神坠顽空不灵。

42、《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43、洪仁?《军次实录》:“无数权荣充宇宙,愚顽空负韶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