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师:jiè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授戒之师。《心地观经·报恩品下》:“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2.为僧尼的通称。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做娘的请客三番,敢剪做戒师,我甘分无辞。”
1、年二十五,随本忠戒师至南洋群岛。
2、本师在佛教中指僧人的剃度师或授戒师,主要指剃度师。
3、戒师是在武当山上修行数十年的曹通灵道长。
4、入夜,由戒师传授各种宗教礼仪。
5、’可化死里逃生,不敢前往,退回戒师处,将经过告戒师。
6、又于别殿请为菩萨戒师。
7、倒渡戒由7个戒师主持;私渡戒由5个戒师主持。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主持,达赖四、五世戒师。
8、复请为菩萨戒师。
9、仪式完毕,戒师作礼下座,新戒归堂,三坛完毕。
10、事后夫人将所见事告太守,太守再次请戒师来应供,暗中偷窥,果如夫人所言,敬畏不已。
11、七日后,忽有一异僧出现,歌曰:‘戒师文殊,周婆普贤,随肩搭背,万世流传。
12、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二单为陪堂。
13、兀术北还,戒师毋犯其城。
14、翌年受具戒於天童寺,戒师为禅定和尚。
15、五惩戒师,就是你们口中的牛头马面。
16、太守不信:直入师室,戒师清醒如常,且异香满室。
17、戒师说道:‘你两脚不修,遭此活剥。
18、’可化始知盗首,正是戒师变身。
19、伊西次成一雍仲次成?祖普次成等称象雄戒师传承。’次日太守斋戒沐浴,率领僚属,亲往寺中求见戒师。
20、他如法律和广恩,都以戒师著称。
21、的供养,迎住制旨寺,奉请为菩萨戒师,尽弟子礼甚恭。
22、天监十八年(519)四月八日,自发弘誓,暂屏衮服,受福田衣(袈裟)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续高僧传》卷六《慧超及慧约传》);一说武帝将受菩萨戒,命僧正推选戒师。
23、翌年冬受具戒于衡阳西禅寺,戒师为华崖律师。
24、戒师一人,受者一人。
25、禅宗沙弥之受戒,必定有戒师、作梵?梨(诵梵呗之师)以及引请?梨(指导起居之师)参加。
26、戒师开示曰:‘人成羊,羊变人,只在转瞬间。
27、又称羯磨戒师、羯磨师。
28、戒师安定和尚对空尘颇为器重,圆戒後留他住禅堂。
29、戒师开坛还必须有皇帝的敕命呢。
30、鉴真成了日本第一个授戒师,当时的圣德天皇曾在此受戒。
31、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
32、禅师听得大惊,走至房中看时,见五戒师兄已自坐化去了。
33、19岁时,正式受戒,戒师名叫深德(又叫妙轮)。
34、原来,李时珍掉下山崖之后,幸亏被八戒师父发现。
35、城东兜率寺戒师,是文殊菩萨示现,乃能致雨,试往求之。
36、大屿山宝莲寺住持圣一法师分别担任传戒师。
37、受具足戒,戒师为广济寺住持现明老和尚。
38、真如寺聘请了戒坛三师、七证、开堂、陪堂、引礼、引赞、衣钵、侍者,他们均是多次参加开期传戒法会的大德法师,对戒坛律仪唱念,都有丰富经验,堪为新戒师承。
39、戒师圆寂后,有人对周婆说:‘戒和尚去矣。
40、大家不说话,羯磨戒师就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41、受戒之时,鸣钟集新戒于法堂,迎请戒师入戒坛。
42、以道隆和尚为戒师,号觉了房道崇。
43、指僧尼受具足戒时,戒场必须具足的戒师人数。
44、答:向得戒师或法师,发露忏悔,哀求重受为宜。
45、出家阿?梨即指传戒时之戒师。
46、发,或由传戒师发给。
47、唐代中宗(684~709)时,三度受诏入朝廷为戒师。
48、又称羯磨戒师、羯磨师。
49、’太守说明来意,恳请戒师慈悲致雨,以救民众。
50、迨其晚年,终依上人为戒师而得度出家。
51、二戒师出无名。
52、智者是朕戒师。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