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饩:shí x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 明 清 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饿鬼》:“入场,适是其题,録之,得优等,食餼焉。” 何垠 注:“餼,许既切,廪餼也。入泮后有廪禄,所谓食餼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泰兴 有 贾生 者,食餼於庠,而癖好符籙禁咒事。”

1、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sì)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
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饩者。
3、同治六年(1867年)入庠,考取秀才第一名,随食饩为廪生。
4、次年课试优等,得到官家“食饩”(补廪)。
5、明朝中后期,陈氏的宗族实力进一步增强,此时,不仅人丁兴旺,而且“游庠食饩贡雍饮于乡者共数十人”,(《陈氏支谱?营前陈氏祠堂记》)已经有财力来兴办公益事业。
6、1884年考取子弟员,经科食饩为优廪生。
7、侗,字同人,博涉经史,弱冠食饩于庠,随逊宦三秦,纵观三辅,历游边徼,走庄浪凉州间,金石碑刻考订无遗,沿牒署尤溪教谕。
8、《义乌县志》也记载:“抚教为后,三子云将、云亭皆食饩,云津声高黉序”。
9、当云镐为诸生食饩时,本生父卒,上书学使请终丧,使者心善之,然弗许也。
10、他11岁入邑痒,13岁即食饩。
11、道光中,侍郎祁离藻督学江苏,以周济荐,拔人邑庠,旋食饩,时年几四十矣。
12、董氏祖谱序陔兰年十七补博士弟子员拜敬亭(曾祖父)先生为保师,既而与荫庵(祖父)兄同以优等食饩,荫庵文笔后拔不群,自愧弗如远甚。

13、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曾侯甘心受欺》:“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14、初以两冠童试人泮,旋食饩;岁科九列优等,每试古学必前茅。
15、乾隆癸丑年(1793),应童子州试,名列第一,后院试又被取为附学生员,游于痒继食饩,成为廪生。
16、经由门下成名者:举人有刘季莲、刘福航,食饩秀才有刘良甫、刘锡九等。
17、公秉姿颖异,年少淹通,弱冠补弟子员,道光乙巳年(1845)以优等食饩。
18、清冯桂芬《沉汝松时文序》:“生早食饩,誉隽一黉,与兄汝枚,有仪?之目,人咸以远到期之。
19、第三代(黎怀仁之三子)长子黎民忻,食饩庠,以道德文章鸣一时,“经提学使冯云骧荐于朝,膺宣德郎以六品职用,奉旨文行兼旌其庐,授广西庆远府河池同(州判);次子民向,育养(抱养)民启俱儒。
20、万历十八年(农历庚寅年)??公元一五九零年,廿二岁,试冠诸生授廪(食饩)。
21、入场,适遇此题,录之,得优等,食饩焉。
22、八闽郡县建学外,率多考亭朱文公夫子祠,盖从祀之外特行专祭,实夫子过化存也,缅惟夫子,讲学闽中,往来三山日多,城之西南曰:‘道山,有祠岿然在焉,岁两祭,兼行庆诞礼,予初谒夫子于祠,见规制颇宏敞轩豁,爽人心目,询厥祀事则祭费出司,年顾弗饶,既成礼,则执事者退思人之至诚,莫虔于将享,凡春秋郡县释奠,诸生有事其间多限员,或止食饩者。
23、三十年如一日,前后成就五十余人,食饩者十余人。
24、自始祖之子春普公,以后累世儒素传家,虽高官显爵,而掇勤食饩,亦足为宗祖光宠。
25、同邑有朱丽青者,少时尝受业于女父,至是已食饩于庠,文名鹊起。

26、玉公子\n津门郁公子,显宦之裔,家累数十万金,食饩于庠,矫矫有声。
27、22岁食饩为廪生。
28、五世邢伦,勤奋好学,少入庠即食饩。
29、殷述斋学使以其博古宏词,异等食饩。,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
30、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人,二十五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道光十年(1830),列一等第六名补增广生;道光十六年(1836),又以一等第五名补廪食饩;清咸丰五年(1855),钟?获授岁贡生,寿宁县知县何允恭为其与已故的次兄钟珍拔贡同立匾:“同胞拔选”。
31、他与二弟袁甲三少小入学,都因品学兼优而“食饩”,受到士子们推崇。
32、髫年入郡庠,至食饩,每试辄得冠军。
33、唐源准六岁学毛诗,九岁为文章,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二十七岁食饩上庠。
34、十九岁,受浙江学政帅念祖(兰皋)先生知,提拔为优等生,食饩。
35、早岁游庠,食饩。
36、食饩后,数困乡闱。
37、殷述斋学使以其博古宏词,异等食饩。
38、且各为祭,不相闻,独祀夫子之祠,则福郡十庠皆得与而无间食饩与否。张经世:张梦蛟之子,字印青,少食饩,博学积行,文章之富不下万篇。
39、食饩(廪膳补贴)后肄业泺源书院,科岁试冠军十次。
40、清代继昌《行素斋杂记》中有关于绮华馆的记载:慈禧皇太后特于福华门内设立绮华馆,敕苏杭织造,募精于织务女工数户来京,优其食饩,以便宫中讲求蚕桑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