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赋:éf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额定的赋税。《清史稿·世祖纪一》:“六月癸丑,免兴济县元年额赋。甲寅,免近畿圈地今年额赋三之二。”
1、丙午,上谒东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2、比如,作为变法之一的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
3、壬午,上谒西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4、戊寅,上谒东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5、己亥,免湖南澧州滨湖淤田额赋并前借籽种银。
6、免跸路经过之承德等五?州县本年额赋,及帮办差务之岫岩等九?州县额赋十分之五。
7、九月,免河南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8、十年,疏言:“苏、松二府额赋最重,由明洪武初以张士诚窃据其地,迁怒於民,取豪户收租籍,付有司定赋额,较宋多七倍、元多三倍,是以民力困竭,积逋遂多。
9、蠲缓直隶安州等三十六州县水旱灾雹灾新旧额赋。
10、最近政府对香烟征收高额赋税。
11、甲戌,上谒西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12、当时衡阳定额赋税5万多,并折征漕运,名目繁多,张嵩分为四季输纳,缓解赋税压力。
13、比如,作为变法之一的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两三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
14、甲寅,上谒西陵,免经过地方额赋十分之三。
15、二月,西巡五台,免经过地方额赋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