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冰:yángb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结于水面之冰。《晏子春秋·杂上十七》:“阴水厥,阳冰厚五寸。”王念孙《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二》:“阴冰者,不见日之冰也;阳冰者,见日之冰也。言不见日之冰皆凝,见日之冰则但厚五寸也。”吴则虞集释引黄以周曰:“按王读是也,而义又未尽。阴冰者,阴寒之冰,冻于地下者也;阳冰者,阳烜之冰,结於水上者也。”晋木华《海赋》:“阳冰不冶,阴火潜然。”唐林滋《阳冰赋》:“考庶物於朱垠,得阳冰於碧海。”
1、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之二:“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2、他自谓:“吾篆未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鹄”,足见对自家隶书的自信。
3、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1对石狮炯炯有神,韩美林手书的“西楚霸王灵祠”6个镏金大字灼灼耀眼。
4、能书,篆法师李阳冰,兼工隶书。
5、至阳冰刻石处,未尝不裴回其下。
6、余以为此种无稽之谈俱不可取,李阳冰自谓其篆书乃李斯以后第一人,何况《碧落碑》的书法去阳冰远甚,阳冰焉能为之动容。
8、研究者认为浮丘伯为开创汉代新儒家关键人物,然浮丘伯正史无传,典籍所载,又极零落,翻遍书卷,仍难形成浮丘伯的完整人生,于是从各类风景网站中寻觅浮丘伯仙踪以作佐证,考察浮丘伯对该县历史、人文、民风巨大而深刻影响,整理成文,希有助后来阅者理解志文。境内原始森林荫蔽茂密,飞瀑奇崖相映成趣,宛如银河倾泻的雪花飞瀑,堪称华东第一的望东洋高山湿地,秀美山水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巍巍敕木山麓,涓涓沐鹤溪畔,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寻踪踏访,题词赋诗,时思寺、柳杉王、浮丘伯钓台、谢灵运题刻、摩崖“浮伞仙迹”,还有那近代书法家沈尹默留下的《景宁杂诗》24首,秦观、李阳冰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以及飞架群山沟壑间的40多座木拱古廊桥,点滴记录着一页页厚重的历史沧桑,意味深长地向人们诉说着关于山、关于水、关于生命的无限风情。
9、右《缙云孔子庙记》,李阳冰撰并书。
10、清恽敬《张皋文墓志铭》:“皋文篆书,初学李阳冰,后学汉碑额及石鼓文。
11、>》:“阳冰不冶,阴火潜然。
12、得阳冰笔意,非章友直、陈?、毕仲、荀文勋所能管摄也。
13、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
14、京兆府户暂曹参军李阳冰篆额。
15、出处:唐?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16、唐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鱼鲁一惑,泾渭同流,学者相承,靡所迁复。
17、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说明李阳冰的篆书确实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8、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①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19、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①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20、沈先生楷书端庄雄伟、清健遒劲、笔力挺拔;其行草先宗“二王”、后承“佑任”,苍浑豪放、跌宕不羁、典雅矫健;其小篆承先秦(李斯)遗风、延唐(李阳冰)清(邓石如)古韵,笔画匀称、结构严谨、遒劲庄重;其舒体字形飘洒圆秀、弯弓盘马、沉雄峭拔。
21、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
22、苏宣非常善于变化作品的形式,满白、细朱、古玺、虫书、缪篆、籀书无所不为,无所不精;布局平中寓奇,险中带稳,于完整中求韵味;刀法冲切兼用,生涩苍莽,独树一帜。其最甚者,如《周穆王赞》皇坛山吉日癸巳字,误为史籀书;济宁《王安石诗碑》,误为党怀英诗;慈恩寺塔褚遂良书《圣教序》,误为临王羲之书;《释梦英篆千文》,误为李阳冰书。
23、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
24、唐舒元舆《玉箸篆志》:“会同里客有得阳冰真迹遗在六幅素上者,遂请归客堂张之,见虫蚀鸟步痕迹,若屈铁石陷入屋壁。
25、清人何苏诗:“永和书法(王蠢之书法)渺难寻,几字镌空峙到今,苔藓未湮虫鸟迹,风棱岂被雪霜侵……司马阳冰何处是,举头犹见古人心。
26、惟李阳冰序称“凉武昭王?之後,谪居条支。
27、他根据秦刻石改了《说文》的一些篆形?如改(欠)为等?受到后人的很多批评?李阳冰擅改古书是不对的?但是他根据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上的文字资料纠正《说文》?这却是值得重视的。
28、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29、据《缙云县志》扎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馆内现保存有裴氏碑刻数十通,均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0、宋王禹?《阳冰篆》诗:“唯兹数十字,遒劲倚云窟。
31、全文为:“怡亭,裴?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以上篆书):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