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雪:niè xuě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嚼雪以止渴充飢。常比喻生活极端艰苦而坚贞不屈。《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 置大窖中,絶不饮食。天雨雪, 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元 丁鹤年 《自咏》之十:“啮雪心危天日远,看云泪尽岁时深。”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啮雪吞毡, 苏卿 犹健。”★谓嚼雪以止渴充饥。常比喻生活极端艰苦而坚贞不屈。
1、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3、苏武啮雪食草籽,持汉节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落而不屈。
4、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5、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6、中央红军经过艰苦鏖战、啮雪吞毡等诸多极端恶劣条件考验,最终到达陕北,建立新的根据地。
7、《群音类选?牧羊记?啮雪吞毡》:“怎能勾回归到伊行,戏班衣笑捧霞觞。“残毡拥雪”,
8、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9、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0、《群音类选?牧羊记?啮雪吞毡》:“怎能勾回归到伊行,戏班衣笑捧霞觞。
11、《飞丸记?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12、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因汉朝降将?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把他幽禁在大窖里,苏武靠啮雪餐毡活命,坚决不投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
13、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27〕,数日不死。
14、苟能为法门恢廓人材,则虽弹朝夕,忘寝食,如啮雪吞毡,捍其苦而为之,不应惮也。
15、为撰巨著伊犁志,踏勘疆界啮雪充。
16、断饮食,武啮雪,与毡毛并吞之。
17、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终不屈。
18、啮雪餐风曾经惯,粉身碎骨又何惜?
20、第一是临寝前的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啮臂誓盟,她的妆痕到现在似乎还残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变化用元稹《莺莺传》的某些意境)。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21、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22、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
23、啮雪餐?,理或有之。
24、而孙先生的助手们,受其影响,哪怕啮雪咽旃,总保持大节的伟岸。
25、公元前82年(汉昭帝始元五年)冬,在冰天雪地的漠北穹庐(蒙古包),两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正酌酒对饮:一位面容憔悴、“须发尽白”,他就是曾啮雪吞旃、牧羊北海,居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节的汉使苏武;另一位则是曾以五千之卒,“横挑强胡”,终于“矢尽道穷”而屈降匈奴的武将李陵。
26、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27、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28、幽闭大窖时期,断绝饮食数天,苏武啮雪吞旃,顽强地活下来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