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

爱造句 3年前 (2022-04-17) 新词造句 226 0

章甫:zhāng fǔ 基本解释:[a kind of hat] 古代一种礼帽端章甫。——《论语·先进》●详细解释:亦作“ 章父 ”。1. 商 代的一种冠。《礼记·儒行》:“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孙希旦 集解:“章甫, 殷 玄冠之名, 宋 人冠之。”《庄子·逍遥游》:“ 宋 人资章甫而适诸 越 , 越 人断髮文身,无所用之。”《汉书·贾谊传》:“章父荐屨,渐不可久兮。” 颜师古 注:“章父, 殷 冠名也……父读曰甫。”2. 称儒者之冠。 宋 梅尧臣 《杨畋赴官荆州》诗:“ 吴 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3. 指仕宦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輙以山水为富,不以章甫为贵,任性浮沉,若淡兮无味。”★◎ 章甫 zhāngfǔ[a kind of hat] 古代一种礼帽端章甫。——《论语·先进》★一种古代的礼冠,以黑布制成。始于殷代,殷亡后存于宋国,为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1、由于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苏苏州,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苏镇江,章甫由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徙居真州(今江苏省仪征),章琰由宁国太平徙润州(今江苏省镇江),章宪由建州浦城迁苏州……。3.在内容上,本教材共分七章:第一章法学导论,主要讲述法的概念、发展、分类等基础法律知识以及法的价值、法的创制和法的适

2、请下礼官有司及右科进士在朝者会议,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从礼制,以成列圣未遑之典,明万世不易之道。……惟臣祖当年自为物身者无非斟酌古制所载章甫之冠,所衣缝掖之服,遂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世守之。

3、上句用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的句子(嵇康又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里的句意),手法上是比拟。任中,他法纪严明,使当地奸宄畏惧,治安绥靖,不久,升任襄阳郡丞,时严金龙聚叛乱,文冕明察其奸,巧设圈套,率领部属靖逆,使郡境安然无恙

4、初看起来,是以“达者”相许,然而下面随即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已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5、玄冠:士阶层的常用冠帽,又叫“章甫冠”或“委貌冠”。

6、指夏之母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

7、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37),越人断发文身(28),无所用之。

8、《庄子?逍遥游》里说: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章甫这种礼帽,越国人断发文身,用不着这种礼帽。

9、故鸣玉黜于楚岫,章甫穷于越人。

10、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11、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12、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13、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

14、宋国的章甫帽,齐国的高山冠,也都自称美丽无比,可是与你的美冠一比又有什么值得看?

image.png

15、《庄子?逍遥游》说:“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16、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17、宋人次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image.png

18、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37),越人断发文身(28),无所用之。可是,这时的“百越”,比较多的

19、执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20、《杂感》诗:“燕相说郢书,越人戴章甫,多歧道益亡,举烛乃笔误。

21、玄冠,以玄色帛为冠衣,《仪礼?士冠礼》谓:夏称“毋追”,殷称“章甫”,周称“委貌”。

22、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23、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24、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25、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26、不可自见好章甫(86),强越人以文冕也(87);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88)。

27、杨章甫(1894?1977),原名仁瑞,别字林祥。

28、衮龙之服和章甫之冠。

29、鱼是水族,吴越民族用鱼为姓,以水为生,从而有了断发文身的文化。《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

30、别章甫在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

31、【出处】:《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