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路同归:shū lù tóng guī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同“ 殊涂同归 ”。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於崇礼义。”★比喻所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达到的效果却一致。参见「同归殊途」条。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所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达到的效果却一致。见同归殊途条。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 ★02.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莫不云太平。」★01.《史记.卷二三.礼书》:「盖受命而王,各有所由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追俗为制也。」★ 释义 义参「殊途同归」。见「殊途同归」条。典源此处所列为「殊途同归」之典源,提供参考。 《易经.系辞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1>,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1) 殊涂:不同的道路。涂,通「途」,道路。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殊途同归」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殊途同归」原作「同归殊涂」。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什麽可以困扰忧虑?天下万物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目标,虽然有百种不同的思虑,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后来「殊途同归」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采取的方法虽不同,所得的结果却相同。书证
1、其实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4S”模式其实和其他一些已进入“以方案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时代”的行业销售服务模式殊路同归,只不过叫法更时尚、更新一些。
2、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3、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4、究其原因,无外乎先予还是先得的一个前提和打工逻辑,看似不同其实殊路同归。
5、异曲同工,齐兴雅学;殊路同归,共扬国风。
6、前一类女人是旁观的,后一类女人是进入的,在与人生短兵相接领受切肤之痛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女人们采取哪种姿势,哪种态度,她们都殊路同归,都是彻底失去和彻底的孤独。
7、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8、一家知名国企、六个年青新人,三年时间,他们彼此鼓励,却殊路同归,没有希望,一切努力,化作泡影,或主动或被动,5个人分别选择了离开。
9、始神叵测天机,佛、魔两教的出现是天地规则和乾坤轮转之功;虽然修身的方式不同,但殊路同归。
10、此际,他也才明白原来皇上早就留着一手:让他们四大侍卫和南少林和尚一明一暗,追查人头,殊路同归。
11、尽管这两种模式的发展路径会向相反的方向交*发展,但发展的结果却是殊路同归,即打造产供销为一体的林业产业链和结合地球生态在内的绿色产业链。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